2011年4月1日 星期五

菩薩不起輕慢心

(釋厚觀)
我們在研討《大智度論》時,常會發覺其中有很多道理,相當值得作為我們修行的參考。我想趁這個機會,提出來和大家共勉。
在《大智度論》有引了一部經,提到菩薩不起輕慢心。如《大智度論》卷39(大正25,344c6-9)云:
如《經》中說:菩薩輕餘菩薩,念念一劫遠於佛道,經爾所劫更修佛道。以是故而不自高,亦不下他。
這裡所說的經是《摩訶般若波羅蜜經》。如果修行的菩薩輕慢其他的菩薩,他只要起一念的輕慢心,那麼就念念一劫遠於佛道。一劫,是一個非常長的時間單位,那很可怕!只要起一念的輕慢心,那就退失一劫;起兩個念,就退失兩劫。如果能夠不退菩提心,還想要修學佛道的話,那就看你起多少念,必須經過多少劫才能把這些退失的功德補回來。所以,告誡我們不要起高慢心,不要輕視他人。
《大智度論》所引的這段文,在玄奘大師譯的《大般若經》裡面說得更加詳細,如《大般若波羅蜜多經》卷455(大正7,297a13-20)云:
若菩薩摩訶薩未得無上大菩提記,於得無上大菩提記諸菩薩摩訶薩起瞋忿心,鬪諍、輕蔑、罵辱、誹謗,是菩薩摩訶薩隨起爾許念不饒益心,還退爾許劫曾修勝行,經爾許時遠離善友,還受爾許生死繫縛。若不棄捨大菩提心,還爾許劫被戴甲冑,勤修勝行時無間斷,然後乃補所退功德。

它說得非常明白,如果有的菩薩還沒得到佛的授記,而這位菩薩對另外一位已經得到佛授記的菩薩起瞋恨心,對他鬪諍、輕視、辱罵、毀謗,那麼這位未得授記的菩薩只要起任何少許不饒益心的念頭,就退失多少劫的殊勝功德。退失的時候,他就遠離了善知識,還受種種的生死輪迴。如果他還希望成就無上菩提,而不退菩提心的話(如果退了,當然就不用說了),那必須精進地把這些所退失的功德補回來。
另外還探討到,若菩薩對其他的菩薩起了惡心,是否可懺悔清除呢?如《摩訶般若波羅蜜經》卷19(大正8,356c13-29)云:
〔佛言〕:「阿難!若未受記菩薩向得記菩薩生惡心,諍鬪罵詈,隨起念多少劫,若干劫數,若不捨一切種智,然後乃補爾所劫大莊嚴。」
阿難白佛言:「世尊!是惡心乃經爾所劫數,於其中間,寧得出除不?」
佛告阿難:「我雖說求菩薩道及聲聞人得出罪。阿難!若求菩薩道人共鬪諍,瞋恚罵詈,懷恨、不悔、不捨者,我不說有出,必當更爾所劫數;若不捨一切種智,然後乃大莊嚴。阿難!若是菩薩鬪諍,瞋恚罵詈,便自改悔,作是念:我為大失!我當為一切眾生下屈,今世、後世皆使和解,我當忍受一切眾生履踐如橋梁,如聾、如瘂,云何以惡語報人?我不應壞是甚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;我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,應當度是一切苦惱眾生,云何當起瞋恚?」1
阿難請問佛:「菩薩起惡心,經過這麼多劫,能不能夠除去罪業?」佛就告訴阿難:「我雖然說求菩薩道跟聲聞人可以出罪。」出罪,就是犯罪之後能夠誠心地懺悔,罪業就能夠消除。但是佛說:「阿難!如果求菩薩道的人跟人家鬪諍,起瞋恨心來惡罵,懷恨、不悔──沒有懺悔,這個惡心不捨的話,這罪業沒辦法懺悔清淨」,「必當更爾所劫數」,就是要經過很長的時間去受生死業報,也沒有善知識相隨。如果你還是發願要成就一切種智,那必須要把這些退失的部分補回來。「阿難!如果菩薩鬪諍、瞋罵,他悔改以後,他作這樣的思惟:我的過失真的是很大!」「我當為一切眾生下屈」,就是說我從現在以後,我願意為所有的眾生服勞役,不要跟人家結怨,不但是「今世,乃至後世皆使和解」,這位菩薩他要發心,「忍受一切眾生踐踏如橋梁」,就是說他就像橋樑一樣,人家再怎麼踏來踏去,他都能夠安忍,「如聾、如啞,云何以惡語報人?」就是說如果有人惡罵他,他就像聾子、啞巴一樣,有人罵他,他也不會罵回去,不會你罵我一句,我回罵你三句,你打我一拳,我踢你三腳,菩薩不會這樣子,他安忍一切眾生。我不應該破壞這甚深無上菩提心,應當發願我得無上菩提時,要度一切苦惱眾生,那怎麼可以自己起瞋恨心呢?
我們再看《大智度論》對這一段經文的解釋,《大智度論》卷77(大正25,604b9-17)云:
佛答:「我法雖有出罪,若菩薩共鬪結恨,不即捨,則不可出。」何以故?是菩薩深心輕慢、瞋餘菩薩故。以瞋、憍慢故,不能下意共悔,欲更行餘功德求滅此罪。
佛言:「此罪不可出,以懷恨故,雖作餘福德,皆不清淨,不清淨故無力,無力故不能滅罪。此人若欲作佛,不捨一切智,下意懺悔者,補爾所劫乃得發大莊嚴。」
佛說:在佛法裡面,雖然有懺悔可以去除罪業,可是要注意,如果菩薩跟人家鬪諍結怨,「不即捨,則不可出。」即捨,就是這個惡心、瞋恨心要馬上捨。不是說整個脾氣發完以後,自己心臟病快要發作了,這時候才懺悔,不是啊!要馬上捨,不即捨則不可出。何以故?「菩薩深心輕慢」,瞋其他的菩薩,因為起瞋恨心、起憍慢的緣故,不能夠低心下氣來懺悔,即使你想要修行其他的功德,希望能滅除這樣的罪業,可是佛說:「此罪不可出」。為什麼?「以懷恨故」。所以如果恨心不除,修再多的功德,這個罪仍然是沒辦法消除,雖然做其他的福德,皆不清淨。因為這個恨心沒有除,做其他的福德也都不清淨。因為不清淨的緣故,所以力道不強,沒有力量來滅種種的過失,這罪沒辦法消除,所以不要起惡念、起瞋恨心。若人「欲作佛,不捨一切智」,就是不捨菩提心,而且能夠低心下氣懺悔,那還要補他所退失的種種功德才可以。
《大般若經》和《大智度論》都提到這一點,值得令我們修行人深深地警惕!在修行的道路上,不要說起了粗重的煩惱,甚至只要對其他人起了輕慢心,就會種下遠離佛道的惡因。如果我們逞一時之快,遠離了佛道,不知要花多少時間、精神,才能夠彌補原來的功德,實在是得不償失!
今天藉由這幾段經論和大家共勉!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 1 參見《大智度論》卷77(大正25,603b21-c7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