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為一個禪修者,你應當對忘失禪修目標而感到慚、愧。如此,你便是在培養精進、念、定等的心靈力量。這便稱為「禪修」(bhāvanā)。心寧靜、統合於所緣上時,你將透過親身的經驗,清楚地辨別名與色。你也將會見到身心現象的因果關係與其無常。[47]如此,禪修者會對念處禪修產生更強固的信心。你的觀智將因體驗身心真實本質而變得成熟。擔心忘失禪修目標的慚、愧心,對觀智的進步而言總是扮演著重要的角色。慚愧心愈強,念禪修行會進步得愈快。
我曾談過兩種快樂。為了獲得出離樂,你必須放棄兩種欲(kāma):所緣欲(vatthu-kāma)和煩惱欲(kilesa-kāma)。為了捨棄所緣欲,你們參加密集禪修,或者出家為比丘、比丘尼。然而,為了遠離煩惱欲,你必須修習「禪那」(jhāna)。為了證得禪那的禪修分為兩種:一是為得深定的奢摩他禪修,二是為證觀智、道果智的毗婆舍那禪修。
所有的善行皆能促成出離樂,因為它們都和欲貪不相應。為了讓你們有更清楚的了解,我想從「禪那」的角度,談談依禪修所證得的出離樂。
「出離」意指「善」
巴利佛典將「出離」(nekkhamma)說為「善」(kusala)。Kusala一字由兩個部分所組成:ku和sala。Ku的意思是令人厭惡的事物;sala的意思是鬆開(kampa)或者破壞(viddhaṃsana)。令人厭惡的事物指欲貪、瞋、怒、恨意、不悅、慢心、嫉妒、愚癡、無慈、無悲等等的煩惱。這些煩惱[48]自輪迴以來,已如深入地底的石柱一般,根植於眾生的心相續之中,難以拔除。移除這石柱之前,你必須先掘地讓石柱鬆動。同樣地,你得讓煩惱鬆動直到能夠將它們根除為止。能使煩惱鬆動的,無非是善(kusala)。在此意義上,所有的「善」皆稱為kusala或者nikkhamma。
進一步地說,人們貪愛(taṇhā)欲樂,因為他們誤以為欲樂是真正的快樂。他們也有一種邪見,誤認為有「我」與「神我」的存在。如此,自輪迴以來,眾生因貪愛(taṇhā)、慢(māna)和邪見(diṭṭḥi)而執著欲樂。要鬆開、根除這個執著或者所有的煩惱,你必須修習兩種稱為「禪那」(jhāna)的增上善,也就是「奢摩他禪那」(samatha-jhāna)與「毗婆舍那禪那」(vipassanā- jhāna)。
兩種禪那
禪那(jhāna)被定義為「心完全專注在禪修目標」(āramamṇaṃ jhāyati upanijjhāyatīti jhānaṃ)。可分為兩種:專注於目標的禪那(ārammaṇūpanijjhāna,所緣禪那)、專注於身心特質或者寂靜涅槃的禪那(lakkhaṇ- ūpanijjhāna、觀相禪那)。第一種禪那,是藉由專注於四十種業處裡的任一種業處以培養深定。舉例而言,你可以某個眾生為所緣,修習「慈心禪那」(metta-jhāna);或者依「十遍」的某一遍處,如地遍,修習深定。這類的修習能產生兩種定[49],即近行定(upacāra-jhāna)與安止定(appanā-jhāna)。因為它們能令心安詳、寧靜,所以被稱為「奢摩他禪那」(samatha-jhāna);又因為它們是世間的,所以也稱為lokiya-jhāna──世間禪那。
第二種禪那,稱為lakkhaṇūpanijjhāna,包含觀智(vipassanā-ñāṇa)、道智(magga-ñāṇa)與果智(phala- ñāṇa)。觀智專注在身心現象的自相與共相,二者分別稱為sabhāva-lakkhaṇa與sāmañña-lakkhaṇa。道智與果智則專注於涅槃的獨特相或說寂靜相,二者分別是tathalakkhaṇa與santilakkhaṇa。你可以將兩種禪那略記作「奢摩他禪那」與「毗婆舍那禪那」。兩者的差異在於奢摩他禪那專注於「概念所緣」(paññatti),而毗婆舍那禪那則專注在真實存在的(paramattha)身心現象所顯示的自相與共相。
奢摩他與毗婆舍那
要修習奢摩他,你需要專注在單一個目標,不改換目標,如此心會安住在其上而不散亂。修習奢摩他,可以輕易地獲得定與寧靜。這是何以奢摩他修行被比喻作「待在家裡」的緣故。待在家裡是安詳、寧靜的,但只能獲得一點知識而已。毗婆舍那修行可比喻作出門探索,能夠帶給你種種知識。修習毗婆舍那,你可以獲得剎那定,但可能會讓苦受變得明顯。這就是為何說毗婆舍那修行容易生起苦受的緣故。(這是指毗婆舍那修行可能不如奢摩他修行那樣能帶來寧靜感。)[50]總之,奢摩他是為了培育令心安詳、寧靜的定力,而毗婆舍那則是為了培養能夠產生觀智、道智與果智的正念。
前往涅槃的兩種車乘
有些人以奢摩他禪那為基礎修習毗婆舍那。他們先修習奢摩他禪那,然後才觀照所得的禪那以修習毗婆舍那。這種禪修者稱為「止乘者」(samatha-yānika),修習止乘以達涅槃的人。另有一類人,不修習奢摩他僅觀照剎那剎那生起的身心現象,以修習毗婆舍那。這類人稱為「純觀乘者」,純粹修習觀乘以達涅槃的人,就如在座的你們一樣。
止乘者運用兩種定於毗婆舍那:近行定(upacāra- samādhi)與安止定(appanā-samādhi)。純觀者觀察當下剎那剎那生起的所緣,獲得剎那定(khaṇika-samādhi)以修習毗婆舍那。因此,總共有三種定:近行定、安止定與剎那定。
這裡的禪修者修習純觀乘,以持續的正念觀察當下剎那剎那生起的目標,只需要學習培養剎那定的理論與實踐方法。事實上,剎那定若成熟,可與安止定相比。[51]無論修習奢摩他或毗婆舍那,你都必須培養定。前者是近行定或安止定;後者是剎那定。這裡的禪修者正修習毗婆舍那禪那。所以,我將只說明這種禪那。
毗婆舍那的概要說明
修奢摩他時,應當專注四十種「概念」(paññatti)的任一種;修毗婆舍那時,則當專注在「究竟法」(paramattha)。精確地說,毗婆舍那是將心專注在五蘊身心現象的自相與共相。五蘊是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蘊。五蘊當中,你必須觀照當下變得顯著的那個身心現象。因此,在巴利《如是語》(Itivuttaka)中,才以下列簡短的句子描述「念處毗婆舍那」:「Bhūtaṃ bhūtato passati」,句子只有八個音節,意思是「如實地觀察正在發生的事物」。此中,bhūtaṃ(正在發生的事物)顯示應被觀察的目標,bhūtato(如實地)則表示如何觀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