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4月15日 星期五

菩薩為何於無量劫往來生死修學大乘

(釋厚觀)
一、既然三乘共入無餘涅槃,菩薩為何勤苦修學十地,不如二乘速證解脫?
《十住毘婆沙論》說聲聞、緣覺與佛這三乘聖者都可以斷盡煩惱,同樣都可以得無餘涅槃;於是有人就問:既然三乘聖者最後都是入無餘涅槃而沒有差別的話,那麼菩薩何必於恆河沙等大劫往來生死來修學大乘?
如《十住毘婆沙論》卷1(大正26,20b15-19)云:
問曰:三乘所學皆為無餘涅槃,若無餘涅槃中無差別者,我等何用於恒河沙等大劫,往來生死具足十地,不如以聲聞、辟支佛乘速滅諸苦?
    《十住毘婆沙論》這裡說「三乘所學皆為無餘涅槃」,依《般若經》來說:「三乘都是共入無餘涅槃」的;不過,也有的經論說「菩薩不住涅槃」。有關這個問題,各經論有些不同的講法,在《般若經》與龍樹菩薩基本上都是主張「三乘共入無餘涅槃」的。
有關「入無餘涅槃」,在經論經常會看到這樣的比喻:入了涅槃,就好像各地不同河川的河水,一流入大海裡,都是同一鹹味。1 以此來比喻入涅槃以後,已經是心行處滅、言語道斷,不能夠再分別誰的涅槃高、誰的涅槃低了。
從原始佛教以來,經典對涅槃的解說,大部分都是用否定詞,如「不來、不去,不有、不無,不生、不滅」等,用烘雲托月的方式來說明「涅槃」,而不直接去表顯涅槃是什麼樣子。因為一積極地表顯,眾生很容易就產生執著,會再去想像涅槃到底是什麼。所以一般而言,涅槃已經是不可思、不可議了。不可思,你想像不到;不可議,你無法用言語表達。涅槃是有這樣的特性,所以不論是聲聞、緣覺、佛,共入無餘涅槃的話,是無法比較了,不作高低的差別。若一定要說聲聞、緣覺與佛有差別的話,一般會用另外的語詞來表達,一個是「涅槃」,這是共三乘的;另一個是「無上菩提」,這是大乘不共的。既然是無餘涅槃,它本身是沒有差別的。
所以就有人問:如果無餘涅槃中沒有差別的話,我們何必於恒河沙等大劫往來生死?一個大劫已經夠長了,若再像恒河沙那樣的大劫,那就更多啦!要在這樣的恒河沙等大劫往來生死,修學菩薩十地 2,那太辛苦了、太難了,不如以聲聞、辟支佛乘速滅諸苦,早得解脫!
二、一切聲聞、辟支佛皆由佛出,若無諸佛,何由而出?
《十住毘婆沙論》(大正26,20b19-c23)接著說:
答曰:是語弱劣,非是大悲有益之言。若諸菩薩效汝小心,無慈悲意,不能精勤修十地者,諸聲聞、辟支佛何由得度,亦復無有三乘差別。所以者何?一切聲聞、辟支佛皆由佛出,若無諸佛,何由而出?若不修十地,何有諸佛?若無諸佛,亦無法、僧。是故汝所說者,則斷三寶種,非是大人有智之言,不可聽察。所以者何?世間有四種人:一者、自利,二者、利他,三者、共利,四者、不共利。是中共利者,能行慈悲饒益於他,名為上人。……如是聲聞、辟支佛、佛煩惱解脫雖無差別;以度無量眾生、久住生死、多所利益、具足菩薩十地故,有大差別。
龍樹菩薩的回答很嚴厲,他說:「是語弱劣,非是大悲有益之言。」如果諸菩薩都跟你一樣發小乘的心,沒有慈悲意,不能夠精勤修學菩薩十地的話,那麼,諸聲聞、辟支佛怎麼能得度呢?如果大家都像你這樣的話,正法從哪裡聽聞而來?大家都只求開悟,那誰來弘法?如果大家都各管各的,那佛法怎麼延續下去?
龍樹菩薩說:「一切聲聞、辟支佛皆由佛出,若無諸佛,何由而出?」
聲聞,是聽聞音聲而悟道的;辟支佛,雖然說在沒有佛的時候能無師自悟,但一般的講法是:他在佛世的時候已經種下得度因緣,因為當時沒有得解脫,隔了幾世以後才得解脫,得解脫的那個時候,佛沒有出世,就是辟支佛。所以,基本上辟支佛也是從菩薩處種下得度因緣而得度的。釋迦牟尼佛於菩提樹下無師自悟,嚴格來說,也是獨覺的根性,但是如果看釋尊的種種本生,如被燃燈佛授記等,多少也可看到釋尊也是從以前的佛、菩薩種下得度因緣。
從這個意義來說,總要有人願意捨己為人來弘揚佛法;如果每一個人都是只顧自己,沒有慈悲意度眾生的話,那麼大家如何得度呢?假使沒有辦法聽聞佛法,不能夠懂解脫道的話,當然也就沒有聲聞、沒有緣覺、沒有菩薩,就沒有三乘的差別了。
菩薩是發菩提心,漸漸修學十地而成佛的。如果沒有菩薩來修十地的話,當然沒有佛啦!如果沒有「佛」的話,當然也沒有人體悟無上妙「法」,更沒有人去組織「僧團」了!所以,沒有佛,也就沒有法、沒有僧,那就沒有三寶了。因此龍樹菩薩說:「是故汝所說者,則斷三寶種,非是大人有智之言,不可聽察。」這個話講得滿嚴厲的,意思是說:如果照你這種說法,大家都跟你一樣不發大菩提心的話,佛法的傳承將因此而斷絕,輪迴中的芸芸眾生又該怎麼辦呢?
三、從智慧、悲願、斷習氣與具足的功德來看二乘、大乘的差別
因此,聲聞、辟支佛與佛,雖然在「斷煩惱、得解脫」上沒有差別,但是從另外幾個角度來看,還是有些不同的。
(一)從「智慧」來說:
三乘聖者皆斷我執,證得「我空」,所得的「般若慧」差不多;然而度化眾生的「方便慧」,當然是菩薩比較善巧;因為二乘比較著重在「共相」的解脫,而菩薩除了深入瞭解共相之外,因為要度化各種不同的眾生,所以必須對「別相」(自相)的應用上多一點善巧。
(二)從「悲願」來說:
雖然也有阿羅漢證悟之後隨緣度化眾生的,但是因為阿羅漢三界煩惱都斷盡了,一旦入滅之後,便不會再來三界受生了,即使他非常積極度眾生,頂多也只是一生一世而已。而菩薩則發願於無量劫久住生死,以大悲心度無量眾生,比起二乘來說,時間特別長,度化眾生的量也大多了。
(三)從「斷煩惱、習氣」來說:
聲聞、緣覺雖斷盡煩惱,但習氣未除 ;佛不但斷盡一切煩惱,更斷盡一切習氣。
(四)從「具足功德」來說:
佛具有十力 、四無所畏 、十八不共法 、大慈大悲等功德,這是二乘所不及的。
總之,「同樣是出三界得解脫的話,菩薩何必那麼辛苦花無量劫來修學大乘法」,這是很多人會提出的問題。我們從龍樹菩薩的回答中,可以體會出他的悲心,為了「不忍聖教衰,不忍眾生苦」,大家共同發大心吧!
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1(1)印順法師《學佛三要》〈佛教之涅槃觀〉p.230:「得了涅槃的,如大小冰塊的溶入於大海,豈可再分別是什麼樣子!到達涅槃,便是融然一味,平等平等。經上說:「滅者即是不可量」。涅槃(滅)是無分量的,無數量的,無時量與空量的。平等法性海中,不可分別,不能想作世間事物:一個個的,有分量,有方所,有多少。」
(2)印順法師《印度佛教思想史》p.96:
涅槃是超越凡情的,沒有能所相,沒有時空相,沒有數量彼此差別相(近於某些神秘經驗),是不能以心思語言來表示的。……從涅槃、真如、法界等即一切而超越一切來說,沒有任何差別可說,所以說「不二法門」,「一真法界」。……以譬喻來說:「萬川四流,各自有名,盡歸於海,合為一味。」(《須真天子經》卷4,大正15,111a)「如種種色身,到須彌山王邊,皆同一色。」(《摩訶般若波羅蜜經》卷21,大正8,369c)
 2《華嚴經》菩薩十地:歡喜地、離垢地、發光地、燄慧地、難勝地、現前地、遠行地、不動地、善慧地、法雲地。
 3 參見《大毘婆沙論》卷16(大正27,77a24-b4),《大智度論》卷27(大正25,260c2-25)。
 4十力:(1)處非處智力,(2)業異熟智力,(3)靜慮解脫等持等至智力,(4)根勝劣智力,(5)種種勝解智力,(6)種種界智力,(7)遍趣行智力,(8)宿住隨念智力,(9)死生智力,(10)漏盡智力。參見《大品般若經》卷24〈四攝品第78〉(大正8,395a10-18),《大智度論》卷24(大正25,235c22-241b),《大智度論》卷25(大正25,245c6-246a13),印順法師《成佛之道(增注本)》p.421。
 5 四無所畏:(1)說一切智無所畏,(2)說漏盡無所畏,(3)說盡苦道無所畏,(4)說障道無所畏。參見《大品般若經》卷24〈四攝品第78〉(大正8,395a18-b13);《大智度論》卷25(大正25,241b-c20),(大正25,246a13-22);印順法師《成佛之道(增注本)》p.422。
 6 十八不共法:(1)身無失,(2)語無失,(3)念無失,(4)無異想,(5)無不定心,(6)無不知已捨。(7)欲無減,(8)精進無減,(9)念無減,(10)慧無減,(11)解脫無減,(12)解脫知見無減。(13)智知過去無著無礙,(14)智知未來無著無礙,(15)智知現在無著無礙。(16)身業隨智慧行,(17)語業隨智慧行,(18)意業隨智慧行。(參見《大智度論》卷26(大正25,247b-255b25),印順法師《成佛之道(增注本)》p.422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