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釋厚觀)
《大毘婆沙論》、《大智度論》、《十住毘婆沙論》等論典中,提到「行聲聞乘、辟支佛乘者要經歷多久時間才得究竟解脫,修佛乘者要經歷多久時間才得成佛道」的問題。一、行聲聞乘、辟支佛乘者,幾時得度生死大海?
(一)《大毘婆沙論》卷101(大正27,525b14-20)云:
依狹小道而得解脫故,名時解脫。狹小道者,謂若極速,第一生中種善根,第二生中令成熟,第三生中得解脫;餘不決定。
依廣大道而得解脫,名不時解脫。廣大道者,謂若極遲聲聞乘,經六十劫而得解脫,如舍利子。
獨覺乘,經百劫而得解脫,如麟角喻。
《大毘婆沙論》是說一切有部的論書,這裡講到:「依狹小道而得解脫故,名時解脫。」所謂「時解脫」就是要等待善知識、時節因緣具足,他才解脫,這一類的阿羅漢是比較鈍根的。另外一種叫「不時解脫」,「不時解脫」是比較利根的阿羅漢,自力比較強,受外界因緣打擾比較少,這叫「不時解脫」。修狹小道者,快的話三生:第一生種善根,第二生令成熟,第三生得解脫;這即是印順導師《成佛之道》所說的「種、熟、脫」。另外,「依廣大道而得解脫,名為不時解脫」,或者稱為「非時解脫」。修廣大道的聲聞乘,最慢的經六十劫而得解脫,代表的人物如舍利弗。
辟支佛乘也就是獨覺乘,獨覺分成兩類:一類是「麟角喻的獨覺」,另一類稱為「部行獨覺」。麟角喻的獨覺真的是獨來獨往,而部行獨覺有時候還有一些同伴。麟角喻的獨覺是經百劫而得解脫。
(二)《大智度論》卷28(大正25,266c14-15):
有辟支佛,第一疾者四世行,久者乃至百劫行;如聲聞疾者三世,久者六十劫。
《大智度論》主張:行聲聞乘者,快的話三世得解脫,慢的話六十劫。行辟支佛乘者,最快需要四世,最慢一百劫。《大智度論》的說法和《大毘婆沙論》是一樣的,也就是說狹小道的聲聞,最快的話是三世;可是聲聞中也有修廣大道的,如舍利弗,他是六十劫才得解脫。
(三)《十住毘婆沙論》卷1(大正26,20b1-6):
問曰:行聲聞、辟支佛乘者,幾時得度生死大海?
答曰:行聲聞乘者,或以一世得度、或以二世、或過是數,隨根利鈍。又以先世宿行因緣。行辟支佛乘者,或以七世得度、或以八世。
《十住毘婆沙論》說:行聲聞乘者或一世、或二世,或更多世而得解脫,快慢不一定,這是隨著根機利鈍與先世宿行因緣而有不同。如果過去世種的因緣很深的話,那就更快。行辟支佛乘者,要七世或八世得度。《十住毘婆沙論》的說法與《大智度論》稍有不同。
二、行大乘者幾時得成佛道?
(一)《大毘婆沙論》卷101(大正27,525b20-21)云:
佛乘,經三無數劫而得解脫。
《大毘婆沙論》說:修佛乘者,是經三無數劫而得解脫,也就是需要經過三大阿僧祗劫。嚴格說來,依據說一切有部的講法,是三大阿僧祗劫修福慧,百劫修相好,最後才在菩提樹下斷盡煩惱成道的。
(二)《大智度論》卷4(大正25,92b7-9):
佛言無量阿僧祇劫作功德,欲度眾生,何以故言於三阿僧祇劫?三阿僧祇劫有量有限。
(三)《十住毘婆沙論》卷1(大正26,20b6-9):
若行大乘者:或一恒河沙大劫,或二、三、四至十、百、千、萬、億,或過是數,然後乃得具足修行菩薩十地而成佛道,亦隨根之利鈍,又以先世宿行因緣。
依《十住毘婆沙論》的講法,大乘菩薩或一、或二、或三、或四,乃至十百千萬億「恒河沙大劫」,或過是數才成佛道。「或過是數」這句話,等於是埋下一個伏筆,也就是說有可能是無量阿僧祗劫。《大智度論》提到:「佛言無量阿僧祇劫作功德,欲度眾生,……三阿僧祗劫有限有量」。也就是說,菩薩應該是發心無量阿僧祗劫度眾生的。《大品般若經》中也有類似的說法,如《大品般若經》卷4〈金剛品(摩訶薩品)第13〉(大正8,243b-c)云:
須菩提白佛言:「世尊!何等是菩薩摩訶薩生大心,不可壞如金剛?」
佛告須菩提:「菩薩摩訶薩應生如是心:我當於無量生死中大誓莊嚴;我應當捨一切所有,我應當等心於一切眾生;我應當以三乘度脫一切眾生,令入無餘涅槃。我度一切眾生已,無有乃至一人入涅槃者;我應當解一切諸法不生相;我應當純以薩婆若心行六波羅蜜;我應當學智慧了達一切法;我應當了達諸法一相智門;我應當了達乃至無量相智門。
須菩提!是名菩薩摩訶薩生大心,不可壞如金剛。是菩薩摩訶薩住是心中,於諸必定眾中而為上首,是法用無所得故。
須菩提!菩薩摩訶薩應生如是心:我當代十方一切眾生,若地獄眾生,若畜生眾生,若餓鬼眾生受諸苦痛;為一一眾生無量百千億劫代受地獄中苦,乃至是眾生入無餘涅槃。以是法故,為是眾生受諸勤苦;是眾生入無餘涅槃已,然後自種善根,無量百千萬億阿僧祇劫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須菩提!是為菩薩摩訶薩大心不可壞如金剛。住是心中為必定眾作上首。」
《大品般若經》這裡所說的菩薩,是以大悲心、大智慧於無量阿僧祇劫先度眾生入無餘涅槃,然後自己才成佛。《大智度論》所說的「佛言無量阿僧祇劫度眾生」,有可能是引用《大品般若經》。
三、為何越利根者越慢得解脫?
這裡有兩個問題:
(一)舍利弗為什麼要花六十劫才得解脫?
前面提到「行聲聞乘者,快者三世;久者六十劫,如舍利子」。舍利弗是聲聞中「智慧第一」,為什麼反而比較慢得解脫呢?
關於舍利弗,有一段有名的故事,就是捨眼球的故事。如《大智度論》卷12(大正25,145a18-29)云:
如舍利弗於六十劫中行菩薩道,欲渡布施河。時有乞人來乞其眼,舍利弗言:「眼無所任,何以索之?若須我身及財物者,當以相與!」答言「不須汝身及以財物,唯欲得眼。若汝實行檀者,以眼見與!」
爾時,舍利弗出一眼與之。乞者得眼,於舍利弗前嗅之嫌臭,唾而棄地,又以腳蹋。舍利弗思惟言:『如此弊人等,難可度也!眼實無用而強索之,既得而棄,又以腳蹋,何弊之甚!如此人輩,不可度也。不如自調,早脫生死。』思惟是已,於菩薩道退,迴向小乘。
舍利弗以前本來是發大乘心修廣大行的,後來退心了以後才取證聲聞果,所以他比較慢得解脫,需要六十劫。
(二)聲聞乘、辟支佛乘、佛乘,那一種最利根呢?
大家都知道,佛乘最利根,中根的是辟支佛,比較下根的是聲聞。可是為什麼愈利根、愈上根的大乘菩薩,反而比較慢得究竟解脫呢?其實《大毘婆沙論》卷101(大正27,525b15-21)提供了我們一個訊息:
狹小道者,謂若極速,第一生中種善根,第二生中令成熟,第三生中得解脫。餘不決定。……
廣大道者,謂若極遲聲聞乘,經六十劫而得解脫,如舍利子;獨覺乘,經百劫而得解脫,如麟角喻;佛乘,經三無數劫而得解脫。
又如《大毘婆沙論》卷83(大正27,428b26-29)云:
大加行得故名大悲,非如聲聞菩提唯六十劫修加行得,獨覺菩提唯經百劫修加行得。如來大悲三無數劫,修習百千難行苦行然後乃得,故名大悲。
也就是說修狹小道的聲聞人,只重在自己得解脫,所以較快得解脫;而修廣大道的大乘菩薩,他不但自己得解脫,還要以大悲心度化眾生。雖然聲聞人也有修廣大道的,如舍利弗,於六十劫修加行,有「悲」心,但比不上如來於三大阿僧祇劫修習百千難行苦行而得「大悲」。雖然最後都是得解脫的,但是「悲」與「大悲」不同,修行的時劫也會有所不同。
我們舉個例子來講,譬如說有一間房間,那裡面有很多人,突然房子失火了,有的人很快地跑出去了,他跑出去以後,就不再進來了。有的人失火以後,他順便拉兩個人一起走。有的人會指引人逃生,且帶人逃出去以後,又進來了,出去又進來,出去又進來,一直到最後,不得已的時候才離開!這個比喻,我想大家可以體會,雖然最後大家都安全出去了,都得到解脫,可是菩薩為了多利益眾生,他花的時間多長啊!他是把自己放在最後。或許有人講,反正最後都得解脫,為什麼他花那麼長的時間呢?事實上他不是為了自己,他是為了眾生。
四、是否一定要經三大阿僧祗劫才成佛道?
前面提到:《大毘婆沙論》主張修佛乘者,經三無數劫而得解脫;《大智度論》則說菩薩要經無量阿僧祗劫才成佛。但是《大品般若經》、《大智度論》也提到有利根的眾生,如乘神通行的菩薩,他很快就能成就。
(一)《大品般若經》:三類利根菩薩
《大品般若經》卷2〈往生品第4〉(大正8,226a6-15)云:
舍利弗!有菩薩摩訶薩初發意時,行六波羅蜜,上菩薩位,得阿惟越致地。
舍利弗!有菩薩摩訶薩初發心時,便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,轉法輪,與無量阿僧祇眾生作益厚已,入無餘涅槃;是佛般涅槃後,餘法若住一劫,若減一劫。
舍利弗!有菩薩摩訶薩初發意時,與般若波羅蜜相應,與無數百千億菩薩從一佛國至一佛國,為淨佛國土故。1
《大品般若經》的〈往生品〉提到四十幾類的菩薩,其中這三類的菩薩是非常利根的。
1、第一類的利根菩薩
「菩薩摩訶薩」就是菩薩大士。有一類菩薩「初發意時」,就能夠「行六波羅蜜,上菩薩位。」這裡的「菩薩位」和「菩薩地」不一樣,鳩摩羅什這裡所翻譯的「菩薩位」是什麼意思呢?其實它就是「菩薩正性離生」,《大智度論》對「菩薩位」有多種解釋,其中一種是相當於大乘的見道位,得無生法忍的階段。菩薩正性離生,「得阿毘跋致地」,就是得不退轉地。所以這一類菩薩很利根,他不發心則已,一發心就能行六波羅蜜,就能得到不退轉地,他不用怕會退轉到二乘。
2、第二類的利根菩薩
「有菩薩摩訶薩初發心時,便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,」這菩薩非常利根,一發心的時候便得無上菩提,「便轉法輪,與無量阿僧祇眾生作益厚已,入無餘涅槃;」也就是他在世的時候轉法輪,之後才入無餘涅槃。而且入無餘涅槃之後,「餘法若住一劫,若減一劫。」也就是本尊入滅了之後,還留化佛再繼續度化眾生一劫左右。這在經論中也經常看到這樣的說法。
3、第三類的利根菩薩
「有菩薩摩訶薩初發意時,與般若波羅蜜相應,與無數百千億菩薩從一佛國至一佛國,淨佛世界。」這些菩薩是有神通的,從一佛國至一佛國,他是乘著神通遊來遊去,不是東吃吃、西喝喝好玩而已,而是為了供養諸佛、淨佛世界,去取各地的相好,選擇種種的淨妙來莊嚴世界,莊嚴其國土。
(二)《大智度論》:五種菩薩
《大智度論》卷38(大正25,342b28-c9)對《大品般若經‧往生品》的利根菩薩解釋如下:
有三種菩薩,利根心堅,未發心前,久來集諸無量福德智慧;是人遇佛,聞是大乘法,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,即時行六波羅蜜,入菩薩位,得阿鞞跋致地。所以者何?先集無量福德,利根心堅,從佛聞法故。譬如遠行,(1)或有乘羊而去,(2)或有乘馬而去,(3)或有神通去者。
乘羊者久久乃到;乘馬者差速;乘神通者,發意頃便到。如是不得言發意間云何得到?神通相爾,不應生疑!菩薩亦如是,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,即入菩薩位。
《大智度論》說:有利根心堅的菩薩,未發心前可能還沒有聽到大乘法,還沒有真正地發大菩提心,但是他的所作所為,事實上都已經在累積福德智慧資糧了。在未遇到佛之前,他還不知道真正的大乘法是什麼,可是當見到佛之後,聽聞大乘法,馬上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,行六波羅蜜,而且很快就入菩薩正性離生,得到不退轉。就像有的人在還沒入佛門之前,他已經在世間做種種善事,服務人群。這些人累積了相當多的福德智慧,一入佛門之後,就進步得很快。
或許有人覺得奇怪,為什麼菩薩這麼快得不退轉呢?《大智度論》引了一部經,這部經叫《入定不定印經》,元魏瞿曇般若流支所譯的《不必定入定入印經》(大正15,699c)與此相符,它是在談「不必定入」與「定入」。「定入」的意思是一定能夠成佛,「不必定入」是不一定能成佛,什麼時候成佛還是未知數。
底下《大智度論》所說的乘羊行、乘馬行、乘神通行,其實就是引用這部經。這裡就說:乘羊者久久乃到,乘馬者稍微快一點,乘神通者一起心動念很快就到了。利根菩薩也像神通行一樣,一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,即入菩薩位。接下來順便再談到乘羊行和乘馬行。
《大智度論》卷38(大正25,342c9-18)云:
1、有菩薩初發意,初雖心好,後雜諸惡,時時生念,我求佛道,以諸功德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;是人久久無量阿僧祇劫,或至或不至。先世福德因緣薄,而復鈍根,心不堅固,如乘羊者。
2、有人前世,少有福德利根,發心漸漸行六波羅蜜,若三、若十、若百阿僧祇劫,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;如乘馬者必有所到。
3、第三乘神通者,如上說。
是三種發心:一者、罪多福少;二者、福多罪少;三者、但行清淨福德。
1、第一種菩薩:如乘羊行的菩薩
這一類的菩薩,初發心雖然是好的,但並不是念念都是純善,有時候善,有時候惡,所以說「後雜諸惡」。這一類的菩薩,因為先世福德因緣微薄,又鈍根,心不堅固,經久久無量阿僧祇劫修行,有可能得到無上正等正覺,有可能得不到,經中比喻為「如乘羊者」。此乘羊行的菩薩是「不必定入」,也就是不一定能成佛。
2、第二種菩薩:如乘馬行的菩薩
這類菩薩根性稍微利一點,福德也好一些,「發心漸漸行六波羅蜜,若三、若十、若百阿僧祇劫,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;如乘馬者必有所到。」此乘馬行的菩薩是「定入」;雖然是慢一點,但他一定能成佛。
3、第三種菩薩:日月神通行的利根菩薩(下品)
乘神通行的菩薩,但行清淨福德,一發大菩提心,很快就得不退轉。而同樣是神通行,又有分下、中、上三類不同的神通行,《入定不定印經》分別冠上一個名稱:日月神力行、聲聞神力行、如來神力行。如《大智度論》卷38(大正25,342c18-21)云:
清淨有二種:一者、初發心時,即得菩薩道,二者、小住;供養十方諸佛,通達菩薩道,入菩薩位,即是阿鞞跋致地。阿鞞跋致地菩薩義,如先說。
此菩薩相當於《大品般若經》的第一類利根菩薩,《大智度論》又細分成兩種:一種是一發心就馬上得不退轉,第二種是稍微慢一點點,所以叫「小住」,要供養十方佛,通達菩薩道以後,才入菩薩位。
4、第四種菩薩:聲聞神通行的利根菩薩(中品)
《大智度論》卷38(大正25,342c21-28)云:
次後菩薩,大厭世間,世世已來,常好真實,惡於欺誑。是菩薩亦利根、堅心,久集無量福德智慧,初發心時,便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,即轉法輪,度無量眾生,入無餘涅槃;法住若一劫,若減一劫,留化佛度眾生。佛有二種神通力:一者、現在時;二者、滅後。劫義,如上說。劫中所度眾生,亦復不少!
這類的菩薩也是利根、堅心,久集無量福德智慧,在初發心時,便得無上正等正覺,即轉法輪度眾生;入了無餘涅槃之後,神通力還在,留化佛度眾生,讓佛法再住世一劫,或少於一劫。「劫」是佛教計算時間的單位,很長很長的一種時間的單位。
5、第五種菩薩:如來神通行的利根菩薩(上品)
《大智度論》卷38(大正25,342c28-343a4)云:
次後菩薩,亦利根、心堅,久集福德,發心即與般若波羅蜜相應,得六神通;與無量眾生,共觀十方清淨世界,而自莊嚴其國。如阿彌陀佛,先世時作法藏比丘,佛將導遍至十方,示清淨國,令選擇淨妙之國,以自莊嚴其國。
《大智度論》舉了一個實際的例子,「如阿彌陀佛」,就是屬於這一類利根的菩薩。「先世時作法藏比丘,佛將導遍至十方,示清淨國,令選擇淨妙之國,以自莊嚴其國。」菩薩一發心的時候,就跟很多菩薩從一佛國到一佛國,不是為了遊覽好玩,事實上他是到各地的清淨佛國,選擇種種淨妙來莊嚴極樂世界,這並不是為了嚴飾而已,事實上是要讓眾生們有一個很好的修學環境。
我們從《大智度論》所引用的乘羊行、乘馬行,及三類的乘神通行來看,一共有五種菩薩,其中的第三種日月神通行的菩薩、第四種聲聞神通行的菩薩、第五種如來神通行菩薩,即是《大品般若經》所說的三類利根菩薩。有關這三類利根菩薩,印順導師在《成佛之道((增注本)》第414至415頁中有加以解說。印順導師是把日月神通行判攝在「菩薩頂位」,把聲聞神通行判攝在「菩薩的初地」,把如來神通行判攝在「初地以上的菩薩」,各位可以參考。
五、《大乘起信論》對成佛所需時劫的看法
說一切有部的《大毘婆沙論》主張三阿僧祗劫成佛;《大智度論》雖說到無量阿僧祗劫成佛道,也說到利根菩薩可以急速成就;真諦所傳的《攝大乘論》,一般也說是三阿僧祗劫,但是也有人主張七阿僧祇劫或三十三阿僧祇劫。 2《大乘起信論》卷11(大正32,581a29-b9)則提到另外的講法:
菩薩於一念頃,能至十方無餘世界,供養諸佛,請轉法輪,唯為開導利益眾生,不依文字。或示超地速成正覺,以為怯弱眾生故;或說我於無量阿僧祗劫當成佛道,以為懈慢眾生故。能示如是無數方便,不可思議。而實菩薩種性根等,發心則等,所證亦等,無有超過之法。以一切菩薩皆經三阿僧祇劫故,但隨眾生世界不同,所見所聞、根欲性異,故示所行亦有差別。
《大乘起信論》說:「菩薩於一念頃,能至十方無餘世界,供養諸佛,請轉法輪,唯為開導利益眾生,不依文字。或示超地速成正覺,以為怯弱眾生故。」這是因為有的眾生比較怯弱,一聽到修行要無量阿僧祗劫,他就心灰意冷,說沒有希望啦!為了開示這類的眾生,說很快就可以成正覺,讓眾生稍微有一點信心。
另外,有一類眾生是比較懈怠、傲慢的,他看有菩薩那麼快就成佛,那我應該也很快,就很懈怠。他想成佛既然那麼快,我先偷懶一下,等到想要成佛的時候,我也很快就可以成就。但事實上是沒有那麼便宜的,如果我們現在不起步,等十年、二十年以後,即使百劫、千萬億劫之後,都看不到成績!所以對於這一類懈怠、輕慢的眾生,佛就開示無量阿僧祗劫才能成佛道。
這是站在眾生的立場而做不同的示現,有的示現很快就成佛,有的示現比較慢,故說「能示如是無數方便,不可思議。」到這裡為止,是在談對眾生的示現。
底下是在講菩薩本身的修行。
「而實菩薩種性根等,發心則等,所證亦等」,根是善根,種性與善根是平等的,而發心也是一樣的,所證也是一樣的。「無有超過之法」,就是說每個人煩惱一樣多,你要經過的路程一樣長,所要累積的福德智慧資糧都一樣,沒有說哪個人可以少修一點,沒有的!大家都一樣,所以無有超過之法。
以一切菩薩皆經三阿僧祇劫故,但隨眾生世界不同,所見所聞、根欲性異,故示所行亦有差別。
總之,《大乘起信論》有一個特殊的看法:就是不管經論的說法有許多不同,就實而言,一定是三阿僧祇劫成佛道;但隨著眾生的根性、好樂種種不同,所示現成佛道的時間也長短不一,有的比較久,有的比較快。
附上印順導師的《大乘起信論講記》第334頁的解說,供大家參考。
一切菩薩,皆經三阿僧祇而成佛,這是任何菩薩都是一樣的。從初住到第十回向滿,為初阿僧祇劫﹔從初地到七地滿心,為二阿僧祇劫﹔從八地到第十地滿,為第三阿僧祇劫。種性、善根、發心、證悟,都是一樣的﹔等到圓滿成佛,所以也是佛佛平等。『但隨』順『眾生世界不同,所見、所聞、根、欲、性異,故示』現菩薩的『所行』,也『有差別』。根異,根機的利鈍(下中上)有異﹔欲異,即好樂與興趣的各別﹔性異,即習慣熏染有別。如來鑑機的十力中,即有根勝劣智力(根),種種勝解智力(欲),種種界智力(性)。因為眾生所處的世界不同,所見所聞不同,根、欲、性也都不同,故不能不示現所行有差別﹔實則菩薩的行程是一樣的。
印順導師在《成佛之道(增注本)》p. 413也有提到:「《大乘起信論》抉擇說:經說不定,是方便說;從信心成就到成佛,其實是一定經歷三大阿僧祇劫的。」這是《大乘起信論》的說法。
六、阿僧祇劫之二種解說
印順導師於《成佛之道(增注本)》第413至414頁提出一個觀念,我覺得這個觀念很好,導師提到阿僧祇劫有二種解說,一個稱為「時間劫」,第二個稱為「德行劫」。
「時間劫」就是大家有客觀共許的標準,譬如說,我們晚上七點開始上課,這是大家共許的時間。可是事實上,每一個人對時間的感覺不一樣,有時候覺得時間過得好快,有時候覺得過得好慢喔!時間在《中論》來講,是性空的。時間劫就是大家共許,從什麼時候起,經過多少時間,達到目標。
另外一個是「德行劫」,這是從德行來說,是以功德來計算的。
例如要完成一項工作,花多少時間完成跟效率高低有很大的關係。假設要蓋好這棟房子需要六個月的工作天,但是如果你的效率很高,技巧很好,有時候很快就可以蓋好。可是,如果又缺貨,又偷懶,又天公不作美等種種因素影響,工作天就會拖得很長,什麼時候能完工,這就不太一定了。所以,如果說效率高,用心深入、善巧方便各方面都具足的話,修行當然會更快。
以上提到各種經論不同的講法,有的說三大阿僧祇劫,或者說無量阿僧祇劫成佛道等等,但是在《十住毘婆沙論》卷1中說:「亦隨根之利鈍,又以先世宿行因緣」(大正26,20b9),所以修行的快慢,除了根性利鈍、過去世中是否廣積福德智慧資糧之外,還要看個人用心,時間只是個大略。印順導師所提的時間劫、德行劫,可以當作一個參考。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1 參見《大智度論》卷38(大正25,342b20-27)。
2 真諦譯《攝大乘論釋》卷11(大正31,229b14-19);(大正31,230a25-28);(大正31,231b23-27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