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4月26日 星期二

四、從利他行中去成佛-1

(一) 三心
大乘道,發願以後,就應該見於實行。說到菩薩的正行,就要先論到菩薩行所不可少的要素。聲聞乘與緣覺乘,是通於因果的。但大乘中,重於因行的,名菩薩乘;重於果德的,名佛乘。因圓果滿,為大乘法的全體。現在從成佛之道──因行來說,大乘是菩薩所乘的法門;依此法門,從凡夫地而趣入大菩提,也叫一切智海。菩薩行中,不論修持什麼,有必不可少的三要則。例如布施,一、要與菩提心相應,就是為了上求下化的志願而布施。二、施時要以慈悲心為上首,為先導,就是從慈悲心而引發布施。三、法空慧是方便,方便是善巧的別名。如不著施者,受者,所施的物件,名為有方便。如沒有法空慧,著相布施,名為不善巧,無方便,不能出離生死,而趣向一切智海。可以說:菩提心是志願所在,慈悲心是動機,法空慧是做事的技巧。如依此三要門為本,善巧的修習一切行:世間善法的五戒,十善,三福業也好;出世善法的四諦,緣起,三學,八正道,三十七道品也好;大乘法的六度,四攝,百八三昧,四十二字門等也好:這一切行皆就歸入於成佛之道的一乘法了。簡單地說:有了這三心,一切善行都是大乘法;如離了這三心,或缺少了,什麼也不是成佛的法門了。

《大般若經》說到菩薩的修行時,總是說:『一切智智相應作意,大悲為首,由無所得而為方便』;這就是本文所說的三心。依此,龍樹的《寶鬘論》說:『本謂菩提心,堅固如山王;大悲徧十方;不依二邊慧』。《大日經》也大體相同說:『大菩提為因,悲為根本,以方便而至究竟』(漢譯誤作方便為究竟)。一切智智相應作意,就是《法華經》的『一切智願』,也就是菩提心的別名。大悲是徧十方一切眾生而起,所以說徧十方際。無所得是般若,就是不依有無二邊的空性慧。《大日經》兼存有相說,所以說以種種的方便而到達究竟。但成佛的主要方便,不能不說是都無所得的空慧。因為如取著相,什麼都不能到於究竟了。在大乘法中,這三者是同等的重要,不可或少的。但大乘經是各有所宗重的,或特重菩提心,或特重大悲心,或特重般若的都無所得;每把他說作首要的。這是依所宗要而巧說,其實這三者,初學是可以偏重而不可偏廢的。

這三心是大乘的通行,正與儒者的三達德──智、仁、勇一樣。這本是人類的特勝:憶念勝,梵行勝,堅忍勝;也就是理智的,情感的,意志的特勝。重於人乘正行的儒者,也就揭示了人乘通德的智、仁、勇。大乘法,本是著重依人乘而直入佛道的,所以也就揭示了:究竟無上的志願──菩提心;普遍平等的同情──慈悲;徹法源底的智慧──空慧,為大乘行必備的通德。因此,大乘法行,就是使人類特勝的德性淨化(俗稱昇華),使他融和進展而到達完成。成佛時,菩提心成法身德,慈悲心成解脫德,法空慧成般若德。如來的三德秘藏,不是別的,只是人生德行的最高完成。大乘的真義,與帶有隱遁傾向的小乘行,帶有神秘氣息的天乘行,是不大相同的。大乘的真義,實是人生的趣向於究竟,『即人成佛』的法門。

(本文錄自《妙雲集•成佛之道》262~265頁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