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7月14日 星期四

心的淨化

事實上,心的淨化是佛陀在《念處經》已保證過的:ekāyano ayaṃ bhikkhave maggo sattānaṃ visuddhiyā… yadidaṃ cattāro satipaṭṭhāna。它的意思是,「諸比丘!這是可以淨化眾生的穩健道路,也就是,四念處。」[90]為了淨化自心,必須修習四念處:身隨觀、受隨觀、心隨觀和法隨觀。總之,為了淨化自心,所需要做的就是觀察當下剎那生起的身、心現象。如之前提到的,透過三學,或說,透過持續準確精進的觀照,你的心將淨除貪瞋等的煩惱。念處禪修能保證這種心的清淨。如果一秒的正念即是一秒的清淨,那麼一分鐘的正念將有六十秒的清淨,一小時的正念則有三十六百秒的清淨。

如果你真的重視、珍惜正念修行的利益,無論你正在做什麼,不管是走路、站立、坐下、彎曲或伸展手足,你皆應該隨時保持正念。觀照必須持續無間斷。例如,木頭地板是由許多小木板所組成的,小木版彼此之間緊連無空隙,連塵土也無法滲透。同樣地,當正念非常連貫,沒有任何空隙時,煩惱便無法侵入心中。所以,謹慎且持續地觀察,你能夠進步得更快。

滋養毗婆舍那的五種方式
之前,我依據《增支部》談到五種方法可以滋養內觀幼苗,令其成長、茁壯並結果實。我舉了園丁以種種方法照顧芒果種子的例子[91],說明禪修者應當如何滋養內觀幼苗。在此,讓我再說一次。

如同在四周建立圍籬以保護植物一樣,禪修者需要持戒以保護內觀幼苗(sīlānuggahita)。如同提供植物適當的水份一樣,禪修者需要透過聽聞教導、指引,學習正確的練習方法(sutānuggahita)。如同清除植物旁的雜草一樣,禪修者必須和老師討論如何澄清困惑(sākacchā- nuggahita)。如同防止寵物踐踏植物一樣,禪修者需要進入奢摩他禪那(samatha-jhāna),去除內觀禪修帶來的疲累、不安。這是奢摩他的保護(samathānuggahita)。沒有奢摩他禪那的人,必須培養能專注於當下現象的強大定力。如同清除蜘蛛網,禪修者需要透過觀照使觀智變強。在某些觀智,如生滅智,禪修者會體驗強大的定力與念力,以及一種獨特、永不厭足的快樂。禪修者可能會有意無意地執著這種狀態。要避免執著,禪修者必須努力對準當下的現象,強化他的毗婆舍那。這是毗婆舍那的保護(vipassanānuggahita)。如此滋養內觀幼苗時,內觀將逐漸茁壯,直到結成道智、果智的果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