現在,我要說明前分道的八個構成要素。(pubba- bhāga-maggaṅga)。觀察剎那生起的身心現象時,包含了精進、念和定。這三支稱為定蘊(samādhi-kkhandha)、定學(samādhi-sikkhā)或定之教(samādhi-sāsana)。定蘊若現前,煩惱便無機可趁。如此心會變得清淨。一再培養這種清淨的心,便稱為「心性的培養」(bhāvanā,禪修),因為這個訓練培養清淨心,使之從小變大,從幼稚變成熟,從少變多。這個訓練的其他必備要件是將注意力瞄準禪修目標(正思惟sammāsaṅkappa),以及如實了知目標(正見sammādiṭṭḥi)。這兩個道支屬於慧蘊(paññākkhanda)。
如此培養定蘊與慧蘊之時[89],你的戒行自然清淨。換句話說,由正語、正業與正命構成的戒蘊自然生起。這種戒並不完全等同不殺生、不偷盜等的戒行。事實上,它是思戒(cetanā-sīla)。修得此戒、定、慧三蘊時,你便成就戒、定、慧三學。
所以,毗婆舍那的訓練共有八個前分道支,分成三組,各自能對治不同的煩惱:戒蘊對治違犯煩惱;定蘊對治纏縛煩惱;慧蘊對治隨眠煩惱。如此,你將變得無過失、清淨、可愛且安詳。
再者,你可以藉由精進避免怠惰的出現。如此,向善之道是敞開的。藉由正念,你可以保護心不受煩惱。如此,你將遠離煩惱並獲得安全(gutti)與解脫(vimutti)。這是暫時的寂靜(santi)。暫時的寂靜的累積將引領你到達最終的寂靜與快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