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釋厚觀,2003.11.27,工研院)
大家很精進,能夠利用午休時間來討論佛法。今天我們要一起探討的主題,是大家常會遇到的問題,就是遇到不如意時,往往會產生種種的情緒激盪,那麼我們「如何修忍辱」?菩薩行的種類有很多,但是歸納起來就是六度,即六種波羅蜜──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進、禪定、般若(智慧),忍辱便是其中之一。所以,忍辱是菩薩行很重要的一個修行法門。
如果有人違逆我們,讓我們感到很羞辱的,要如何來化解?今天我所引的資料,是出自龍樹菩薩的《大智度論》,裡面提出了二十五種法門,因應眾生不同的根性而各取所需。「戲法人人會變,各有巧妙不同」,也就是說,不一定每一個對我們都適用,但是只要其中有一個能讓自己化解,就值回票價了。有時也會依不同的情況,而用各種不同的法門。它只是提供一個引子,至於如何運用和觸類旁通,就要看我們自己的努力。
「忍」在佛教中的意義,我想從幾個角度來切入。首先,「忍」的意義是什麼?其次,再談到底是什麼原因或情況會讓我們無法忍受?因為「解鈴還需繫鈴人」,當我們知道情緒波動的原因和來源之後,就能找到對治的方法。最後,是要談如果我們不修忍的話,會有哪些過失、後果?對治的方法是什麼?我想從這幾個角度和大家切磋。
一、「忍」之意義 1
攝護於眾生,菩薩修忍度。耐怨安受苦,及諦察法忍。
菩薩行是為了成佛。成佛一定要攝化眾生,護念眾生;修集攝受眾生的布施,護念眾生的淨戒,才能利益眾生而後成佛。但眾生是愚昧的,可能會給予布施而不知感恩,或反而相仇害的;護念眾生而持戒,眾生卻偏要來嬈害的。如不能堅忍,施與戒的功德,都是會因而破壞的。世間尚且要「相忍為國」,「小不忍則亂大謀」,何況在無量生死中度眾生而成佛的大事,那有不修忍而能成就呢!所以菩薩非修忍度不可,而忍成為菩薩的大行之一了!
首先,我想舉日常生活中的事情,來看看「忍」包含的範圍有哪些。比如說有些人看到很好的東西,或自己喜歡的東西,沒有考慮後果,先刷卡再說,一旦要付款時就要承受苦果了。
「忍」的範圍,除了包括違逆、欺負我們,不講理的,讓我們感到很困苦、難受的,這些要忍之外;對於美好的東西,乃至有人非常恭敬你,對你非常好,你有時候不能安然於心而產生貪染的情況,這也是要忍。誠如印順導師在《成佛之道》裡說的:「忍是忍耐,忍辱不過是忍的最重要的一項。忍是意志堅定,經得起打擊,受得了磨難,不問怎樣艱苦,都能保持自己,不受外來的影響,而改變宗旨,或者引生罪過。……」
所以,佛教對「忍」這個語詞來說,可以分成三大類:
(一)耐怨害忍:如有怨仇來損害,或是刀杖傷害,或是挾怨誣害,或者是惡意誹毀,因而損害名譽、利養。這是一般人最難忍受的,菩薩應修安忍:憐憫對方,覺得他為煩惱所驅迫,為惡勢力所轉動;忍受怨敵的傷害而不生瞋忿,不加報復。
以大家耳熟能詳的忍辱仙人的故事為例,釋尊以前在修菩薩行時,他的前生曾當過忍辱仙人。他在森林修行時,有一次國王帶著宮女去森林裡遊玩。後來國王午休時,宮女們全都跑去忍辱仙人那裡,國王醒後很生氣,認為仙人不守梵行,引誘他的宮女,就砍斷仙人的手腳,但仙人一點也不動怒。
在釋尊的當生,就是在二千五百多年前,他也遭受到許多的困境。當釋迦族將被毀滅時,面臨國破家亡的危難,釋尊是如何度過的?他事先知道這個情形,但沒有用抗議等激烈的手段去抵抗,他是在一棵沒有樹蔭的樹下靜坐,用德行來感召敵人。另外,釋尊的弟子,也是他的堂弟──提婆達多,一個很親的人,後來背叛他,想要害他。甚至有一婆羅門婦女假裝懷孕,想要毀謗釋尊。類似這些,都算是內心中的一個很大的衝擊,都屬於耐怨害忍這一類。
(二)安受苦忍:苦是各式各樣的,有從外界的無情物來的,如風雨、寒熱等苦。有從外界的有情來的,如蛇、蠍、蚊、蝨等苦。有從自身發生的,就是出家,乞食,遊化,修行,也都是會引生苦痛的。這都要磨練心志,安心忍受;不能忍,那不是引起煩惱罪惡,就是障礙自己的修行。
「耐怨害苦」是指對眾生的種種違逆要忍,「安受忍苦」則是指對風、雨、寒、熱等的無情物,對一些自然現象要忍。乃至於一些非人,如蛇、蠍、蚊、蟲等等,是從外界有情而來的,也會讓我們引生一些痛苦。我們就要磨練心志,安心忍受。
曾經在炎熱的夏天,有個老和尚發心布施自己給蚊子。在那晚,弟子們很讚賞地敲鐘打鼓,想看看和尚怎麼布施給蚊子。結果和尚出來後就把上衣褪下,透出白晰的肌肉讓蚊子來叮,正在弟子讚歎之餘,忽然聽到「啪!」的一聲,老和尚把一隻蚊子打得血肉模糊了。弟子們覺得很奇怪,問道:「老和尚!您不是要布施給蚊子嗎?」老和尚答說:「這隻蚊子真討厭,剛剛已經吃過了,現在牠又跑來吃。」所以,我們忍辱要能持久,才能得到它的果實。
另外,釋尊在成道前曾有過六年的苦行,中國的古德就寫了這麼一首詩,我滿喜歡的:
心似冰霜骨似柴,六年凍餓口難開;
誰知忽睹明星上,落得盈盈笑滿腮。
不知道各位有沒有去過印度?或是看過印度的佛像?釋尊的相整個都是排骨,前胸貼後背,幾乎都沒有肌肉了。他是在修苦行,足足有六年的時間,一天只吃一麻一麥而已。後來釋尊放棄了苦行,接受牧羊女供養的乳糜,恢復體力後,在菩提樹下夜睹明星證悟緣起而成道,終於苦盡甘來了。所以,如果釋尊早期就放棄了,沒有忍耐到最後,就無法成就修行的果實。
(三)諦察法忍:法是佛法,審細諦察而悟入佛法,忍是安心入理的意思。如浮光掠影,不能安心深入,就不能獲得深廣的法益了!
諦是真理。這裡的「忍」跟前面兩個忍的性質不太一樣。前二者主要是指在意志、情感上的鍛鍊;這裡是指一種很深刻的體認,是要靠智慧和正確的知見,把錯誤的觀念扭轉過來,或是轉變不好的想法。前二者是要在感情上有所昇華,或是在意志上好好地鍛鍊,在情緒上能夠把粗暴的脾氣調柔,乃至把不習慣的變為習慣。由此可知:忍有意志、情感上的,有認知、知見上的,所以往往觀念一轉變,就能有所突破。
我就以《漢書》裡提到韓伯俞的故事為例,韓伯俞的母親常拿起棍棒打他,他都默默忍受。有一天,他母親又打他時,他卻突然哭了起來。他母親覺得奇怪:「是不是伯俞無法忍受了?」事實正好相反,韓伯俞是因為母親以前打他時,打得很重,力道很強,表示她的身體還很健康;但是今天母親打他卻軟弱無力,表示她的身體衰弱、年老了,大概來日不多了,所以悲從中來。這就是有名的典故「伯俞泣杖」的由來!
我們要如何轉化情緒的激盪,有些可以從觀念上加以調整,有些則是在情感上加以昇華——如對母親的敬愛之情,能夠勝過肉體上的疼痛。
另外,還有一個發生在日本的故事。在一處非常貧窮的村落有個不好的習俗,他們把無法做活的老年人揹到荒郊野外,讓他自生自滅。有一天,一位年輕人也準備把年邁的母親揹到深山裡,但途中經過一些矮樹叢,就聽到母親一直在折樹枝的聲音。這孩子心想:「妳是不是邊折樹枝邊做記號,以便在我把妳放下後,再依記號回家?既然這樣,我就把妳揹到更遠的深山裡,讓妳找不到路回家!」結果,孩子不知不覺迷路了。在放下母親後,便狠狠地跟母親說:「老太婆!我們就此分手吧!」母親跟孩子說:「孩子!辛苦你了,我怕你找不到路回家,已經沿途折樹枝幫你做好記號,你可以順著記號回去了!」類似這種情感上的昇華,或是知見上觀念的轉變,往往能夠化解我們內心中的不平衡。
「忍」的意義,既然有包括情感方面和認知方面,我們要看哪些事情會引起自己情感上的變動?有一類是我們對於外物的貪著,比如遇到名牌就特別想要;另外是對人的要求較嚴苛,如上司對屬下要求過高,或屬下對上司有過於理想化的期待,比如希望找一個和藹可親、好商量的上司;有時是對朋友很好說話,但對家人卻無法通融。再來,就是要求完美主義而造成很多的困擾。
有的是對眾生的不忍,聽說美國總統林肯有次要去開會,途中看到一頭豬掉入沼澤中,因他急著去開會就繼續趕路。但是越想越不對,心中一直無法放下,只好掉過頭來,把那頭豬拉上岸,再去開會。這就是表現在對眾生的慈愍。
另外,還有性情急躁和人之間的種種磨擦,也會造成情緒上的波動。這種急躁就得靠平日養成寬宏大量的習慣,能有一個緩衝的空間,否則遇到突發狀況,脾氣很容易就爆發出來。這種心性的陶冶,自己要多加留意!比如有個例子,一位剛學會開車的小姐,她的技術還不太好,開到一個窄巷時,車子突然熄火了。不巧後面來了一部計程車,司機猛按喇叭。這小姐越緊張越無法發動車子,計程車司機便跑過去責罵那位小姐。這小姐腦筋一轉,回了一句話:「先生!先生!你來幫我發動車子,我來幫你按喇叭!」因為一直猛按喇叭是無濟於事的。因此,腦筋能夠靈活轉彎後,就能化解種種的難題。
由上我們可以瞭解:會引起我們情緒變動的,一個是對外物的執著,再來是對人的要求,不管是對自己或對眾生。
釋尊非常有智慧,他說:為什麼會產生這種種貪著和情緒的波動呢?追根究底是沒有瞭解「無常、無我」。
我們要觀「諸行無常」,「行」就是一切的有為法,如能透徹瞭解諸行無常,就能淡化許多對外界的貪著。而錯誤的根源在於「我執」──我的執著,一有我的執著之後,相對的就有「我所」──我所擁有的,或者是我所依的──我的錢財、我的名譽、我的家人、我的身體、我的壽命等等。這些外物乃至親戚朋友等等,因為你執著「我」,而你處處跟這些「我所」緊密地結合,因此只要牽動外在的一絲一毫也都會牽動到你。如發生無常變動,本來是你的,後來變成別人的,或由好變壞時,就會對你造成牽動。如果你執著的越少,你就能越安然,情緒的牽動也越小。
以前我在大學時,那時候還沒有出家。有一次洗完頭想要吹乾頭髮,吹風機是放在小小的五斗櫃裡,放得很裡面,我輕輕地拉,拉不出來,結果一用力拉,整個抽屜就掉了下來,把別人送給我學長的一個具紀念性的陶瓷盤子打破了。我心裡很著急,但也無處可買到同樣的瓷盤賠學長,最後只好硬著頭皮跟他道歉。學長說:「不要難過!凡事總有成住壞空,早晚都是要破的,你就不要為這掛心了!」所以,只要能夠瞭解自己現在執著、掛念的是什麼,對「無常」能有所瞭解,就能減輕許多的情緒波動。像以前的帝王也曾有過許多的理想,但現在都只是枯骨一堆,我們現在能夠知道的帝王,其實也沒有幾位啊!
另外,是要體會到「諸法無我」。釋尊把所有煩惱的根源都歸為「我執」,而凡夫與聖人的差別就是在有沒有破我執。就一般世俗人來看,愛跟恨似乎是截然對立、相反的觀念;但在佛陀看來,二者的根源是同樣的錯誤,只是展現為兩個不同的表現方式而已。若能從根源處下手,從智慧、知見上去瞭解無我、無常,就能轉化種種情緒上的變動。
二、瞋恚之五過失與修忍之五德 2
人們貪愛某物,得不到的很想得到,得到以後又怕它損壞、遺失,或被人搶奪。所以,佛陀說八苦都是來自於貪著。對外物的貪著而產生「求不得苦」;對人與人之間關
係的貪著,就有「愛別離苦」;有的是一看就討厭,再看更傷心,自己怨恨的人卻天天要見面,這是「怨憎會苦」。其實,這些煩惱的根源是因為我們執著五蘊的身心,執著這個身心對外欲、對人的追求等等。當我們遇到毀謗、橫逆,很容易就產生瞋恨心,但在《成佛之道》提到了瞋恚有五種過失。
瞋他有何益?自他增憂苦。
瞋火燒善根,忍則五德具。
這是說對別人瞋恚,我們究竟得到了什麼好處?不但自己增加了憂苦,對別人也是苦上加苦。如果能夠修忍的話,相對的就會有五種功德。
如不忍而瞋他,向他報復,這到底有何利益呢?這真是不必要的。
比如在課堂上自己想要顯得鶴立雞群,應該是要自己站起來,或是自己長高一點嘛!但是有人不是這麼做,而是把別人壓低。可是,把別人壓低,難道自己就高人一等嗎?其實沒有!不但自己沒有長進,反而還容易引起別人的反彈。
要知自身的失敗,決不單是為了他人的損害破壞,主要還在自身的不健全。
佛教講因緣法,我們要成功,事實上要有很多因緣的具足;同理,我們失敗也是因為有很多的條件不具足,不是因為別人的破壞而導致的,主因還是自身的不健全,這佔了一個主要的因素!在《大智度論》裡有個比喻:如果我們本身的肌膚都沒有破損的話,髒東西是不會侵入我們體內的;一旦自己本身有所瑕疵,病毒就容易侵入。同理,同樣的壓力並不是對每一個人都會造成同樣的傷害,一個堪忍性強的人,是有能力抵抗的;而抵抗力差的人,只要稍微一點點,就會造成致命性的傷害。
換言之,自己才能損害自己。古人說:『君子有終身之憂,而無一日之患』。眼前的受損害,受冤屈,在自己如法的進修中,沒有不被了解而恢復的。唯有自己不向上,到死而德業無成,才是可憂慮的。
我們要憂的是自己這輩子沒有成就,而不是當前、眼前的這些事情而已。
依佛法,不要說一日之患,就是一生的冤抑、屈辱、犧牲,在無盡的生死過程中,這算得什麼?唯有不能趣向佛道,永遠在生死中頭出頭沒,才是可悲哀呢!所以不應該瞋忿報復,而應該安忍。而且,向怨敵瞋忿報復,並不就是恢復已受的損害。不忍而瞋忿報復,徒然使自己與他人,增長種種的憂苦。
這段話顯現了佛教對時間、對法義的深廣。若以儒家或一般人來講,總是希望這輩子能夠「還我清白」;但是以佛法來講,一輩子受冤屈都還算不了什麼。對一個長久修菩薩道的人來說,這一輩子受冤屈,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;更重要的,是你如何在趣向佛道的過程當中,能夠步步穩紮穩打,能夠向上。所以,菩薩考慮得深遠,他的做法有時候就能夠捨身而來利益眾生。
在佛典有這麼一個故事:有位比丘外出托鉢,走到一戶做珠寶生意的居士家門口,主人答應供養比丘了,要比丘等一下,他進去拿飯。這時,桌上的珠寶被旁邊的一隻鵝吞了進去。主人一出來後,看不到珠寶,以為是比丘偷的,就一直打罵這位比丘,要他還出珠寶來。一般人都會說:「不要冤枉我,是這隻鵝。」但是這麼一說的話,那隻鵝就沒命了。這位比丘為了護生,怎麼都不肯吐實。後來這隻鵝吞了這顆珠寶後,大概不舒服就暴斃了,比丘這時才把真相說出來。主人剖腹一看,果真是鵝吞了珠寶,是自己誤會了比丘。所以,在整個菩薩道的修習過程中,遭受一時乃至一生的冤屈,安忍是非常不容易的。
向他報復,他當然受到憂苦,而自己瞋心發作,身心煩躁不安,有時會不顧一切,造成更大的錯誤,招致更大的損害。以怨報怨,這是不能解決問題的。所以說:「不可怨以怨,終已得休息。行忍得息怨,此名如來法。」(《出曜經》)
佛教在《出曜經》或《法句經》裡都說:「不要以怨報怨,這樣是永無止息的。」如果不能修忍辱,在發完脾氣後,頂多是覺得很痛快而已,但其衍生的後果——人與人之間的怨結沒有解開的話,這輩子會糾纏不清,有時下輩子還會再來,永遠沒有止息的一天。
修集布施、持戒,好不容易。但由於一念的不忍,瞋忿心發,全部都被摧壞了。如說:「若有瞋恚諸佛子,百劫所修施戒善,一剎那頃能頓壞。」所以形容瞋是火一樣的,能焚燒一切功德善根,非下決心修忍不可!假使能知道瞋恚的過失,安忍的功德,多多的考察,自會以理智來制伏瞋忿煩惱。那麼,瞋恚有什麼過失呢?
我們修集布施、持戒,好不容易積了一點點福德,若只因一念的不忍,瞋忿心發,便「一把無明火,能燒功德林」。而且將百劫所修施戒善法,於剎那間就全部失壞了。因此,我們可以反省一下:瞋恚到底能不能解決事情?有什麼過失?這裡將經論裡的各種不同說法歸納出五項:
(一)壞色
瞋心一起,容貌會變得很難看,有誰發了脾氣以後會變得更可愛的呢?當然沒有!所以,瞋心一起,全身血脈沸騰,面色會立刻變成醜惡的樣子,而且容易衰老。聽說母親在生氣時餵小孩母奶,小孩會不健康。
(二)失辯
瞋心一起,情感壓倒了理智,有的連對方說話的意義都聽不明白。衝動緊張,當然失掉了論辯的才力,為自己申訴,有時也會說錯了。
本來是辯才明晰的,可是情緒一激盪後會口齒不清晰,腦筋思考得不細膩。
(三)善士遠離
凡性情暴躁,多起瞋忿的人,良善的朋友,都會為了不值得結怨而離去的。
有人發脾氣後,性情暴躁,六親不認,旁邊的人看到後都趕快閃,以免被波及到。所以,如果經常發脾氣的人,旁邊的人也都不願親近,善士遠離。
(四)毀戒
瞋忿發作,只圖達到報復目的,什麼都顧不得了。殺、盜、淫、妄,無惡不作。
有人瞋心發作後,為達報復的目的不擇手段,違背道德的事情——殺、盜、淫、妄等,無所不作。
(五)墮落
這樣的積集瞋業,一旦老死到來,還有什麼善報,只有墮落惡趣的一路了。
如果我們積集瞋業,造了很多的惡行以後,死了就會墮落。
反之,如果我們能夠修忍辱的話,就能得到五德——相貌端嚴、辯才明晰、善友共聚、不犯禁戒,而且能夠生人天,乃至趣向佛道。
下面我們就來看看《大智度論》裡,提到的幾種修忍辱的方法。
三、如何修忍辱 3
1、當思惟是我先世所作之惡報,今當歡喜償還
云何瞋惱人中而得忍辱?當自思惟:一切眾生有罪因緣,更相侵害。我今受惱,亦本行因緣,雖非今世所作,是我先世惡報,我今償之,應當甘受,何可逆也!譬如負債,債主索之,應當歡喜償債,不可瞋也。4
人與人之間的緣分各有不同,有的人一看,似曾相識,有種親切的感覺;有的人一看,就覺得好像哪裡不對勁,有不舒服的感覺。從這裡面,我們就要思惟:很多事情我們是要好好處理善後的,人家已經打你、罵你了,你如何來化解,不讓情況繼續惡化下去;有些則是應該著重在防患未然。如果你的功夫很深,不管誰來吵你,你都能安然度過,那當然沒問題。可是如果功夫還沒到家的話,已有的因緣促成事情發生時,就要注意不要讓它惡化。
佛教講「如是因,如是果」,那要怎樣更進一步來防患未然。防患未然的一個基本原則,就是廣結善緣。平常若能不貪小便宜,能夠吃些小虧的人,就不會吃大虧。吃小虧,積的是陰德、福德,通常都能變成一個很好的資糧。
我們現在看到的慈航菩薩是胖嘟嘟的,有點像彌勒佛一樣,聽說他以前很瘦。大概是他年輕時,有一次去上廁所,但是忘了帶草紙。正好旁邊有人,慈航法師就向他要些草紙,結果旁邊的人遞過來的不是草紙,而是一堆「米田共」,也就是擦過糞便的草紙;
但他淡然處之。從那以後,他就開始發福了。所以,平常吃小虧的人不會吃大虧。平常喜歡貪小便宜的,從眼前來看,他是佔了一些便宜,可是從佛教因果來講,不是靠自己的勞力或福德得來的,佔的便宜越大,事實上欠的債越多。
以前法鼓山的聖嚴法師要去日本求學時,智光老和尚送給他一句話:「你到日本去求學,有很多人贊助你,你不要以為:『大概是我以前修的不錯吧!福報不錯,所以現在有很多人來贊助我。』應該反過來想:『現在有很多人贊助我,不是我以前修的很好,可以享這些果實,這些是我新造的業,我跟人家借的。造了這些借的因,將來就要付出報答的果。不要倒果為因了!』」5
也就是說我們現在得到福報,不要洋洋得意,覺得是自己以前做得不錯吧!其實不是,是你先跟人家借的。所以,老子有講過「建者如偷」。小偷做事是偷偷摸摸的,怕人家知道;我們建立功德,就要像小偷那樣──「為善不欲人知」,這樣子積的福德才叫陰德。如果做了一點事情就怕全世界的人都不知道,拼命吹噓,那就是陽德,就沒什麼功德了,積陰德才會有真正的福報。
所以,我們可以從這邊來思惟:為什麼他會對我這樣?是不是以前我對人家不好?不一定是這輩子,有時是前幾輩子積下來的一些緣。也就是說:「我今受惱,是本行因緣」,就是我以前做的種種。「雖非今世所作,是我先世惡報,我今償之,應當甘受,何可逆也!譬如負債,債主索之,應當歡喜償債,不可瞋也。」
有人雖然這樣子想,但還是覺得無法接受。比如說被人倒債了,或是別人平白地要東西,已經給了一些錢打發他,怎麼又不斷地來?我打個比喻來說明:如果我昨天跟你借了一百萬,今天一覺醒來忘記了。我忘了,當然不會再還你了。但是你不會忘,你還會再跟我要;當你跟我要時,我雖給了你兩萬,但你當然還會繼續要的。人都有隔陰之迷,上輩子我們欠人一百萬,隔陰之迷後忘記了,當債主來討債時,我們雖然還了一點點,但是還沒還清,卻還自以為:「怎麼一直來討債?」所以,我們可以這樣觀想——有可能是我欠他的還沒還完,我應該用還債的心,甘願地承受。
或許有人會想:「搞不好,我還的超過了,怎麼辦?」這就變成他欠你的了,下次你需要時再跟他要就好了。
2、行者常行慈心,雖有惱亂逼身必能忍受,如忍辱仙人
復次,行者常行慈心,雖有惱亂逼身,必能忍受。譬如:羼提仙人在大林中,修忍行慈。……6
這就是忍辱仙人的故事,他是用慈悲心來轉化。
3、念一切眾生常有眾苦,云何復加其苦
復次,菩薩修行悲心,一切眾生常有眾苦:處胎迫隘,受諸苦痛;生時迫迮,骨肉如破,冷風觸身,甚於劍戟;是故佛言一切苦中,生苦最重。如是老、病、死苦,種種困厄,云何行人復加其苦?是為瘡中復加刀破!7
眾生都有煩惱,家家有本難唸的經。你還過得去的話,對眾生的種種無理取鬧,我們就以慈悲心、不忍心化解之,不要令他苦上加苦。
4、自念不應如凡人「侵至則瞋,益至則喜」,當興大悲心,「惱害不瞋,敬養不喜」
復次,菩薩自念:我不應如諸餘人常隨生死水流,我當逆流以求盡源,入泥洹道。一切凡人,侵至則瞋,益至則喜,怖處則畏。8
一般人是流轉生死,修行人則不應隨生死流轉,而應還滅,入涅槃道。凡夫是一遇到瞋惱就生氣,對他有利益就覺得很歡喜,如果是讓他覺得不安,他就感到恐懼。
「我為菩薩,不可如彼,雖未斷結,當自抑制;修行忍辱,惱害不瞋,敬養不喜,眾苦艱難不應怖畏;當為眾生興大悲心!」
而菩薩或是修行者、欲求解脫者,就不能像凡夫這樣。「結」是煩惱,如心有千千結。雖然我們還沒斷除煩惱,但是仍要加以抑制,修行忍辱。有人惱害我們,我們不要起瞋心,有人恭敬、供養我們,我們不要得意忘形或產生染愛,反而要以大悲心來對待別人。
5、念眾生能助我行忍,是我師
復次,菩薩若見眾生來為惱亂,當自念言:是為我之親厚,亦是我師,益加親愛,敬心待之。何以故?彼若不加眾惱惱我,則我不成忍辱;以是故言是我親厚,亦是我師。9
這等於是作個假想觀。以前我剛學佛時,有位法師開示說:「師父打你、罵你,那是供養你!」菩薩要這樣難行能行、難忍能忍,也需要磨練、鍛鍊。當眾生來惱亂時,我們應該做這樣的觀想:「他們都是我的親厚,也是我的師長,我應該更加敬愛他們。如果他不加諸眾惱於我的話,我不能圓滿修成忍辱波羅蜜,所以要把他們看成自己的逆增上緣,是我的善知識、師長。」一開始當然是不容易,但是仍要慢慢地加以練習。
6、念無量世互為眷屬
復次,菩薩心知,如佛所說:眾生無始,世界無際,往來五道,輪轉無量。我亦曾為眾生父母、兄弟,眾生亦皆曾為我父母、兄弟,當來亦爾。以是推之,不應惡心而懷瞋害。10
這些眾生無始劫來都是我們的父母、兄弟或孩子。你現在對他好,他將來還可能回報你;你現在對他不好,他將來又會用不好的東西來報答你。所以,不應惡心而懷瞋害。
以下第7至第9,都跟瞋恨心有關。
7、念眾生中佛種甚多,若我瞋之,則為瞋佛
復次,思惟眾生之中,佛種甚多,若我瞋意向之,則為瞋佛;若我瞋佛,則為已了!如說鴿鳥當得作佛,今雖是鳥,不可輕也。11
這裡是說:以佛教的觀點,每位眾生都有成佛的可能性,如果你對他起瞋恨心的話,就等於是對佛產生了瞋恨心。如果將來他先成佛了,你曾與他結了惡緣,將來就不容易受教,即使他想要度化你也不容易。如果跟他結了惡緣,即使你先成就了,也難以度化他。
在龍樹菩薩的《十住毘婆沙論》裡說到:我們不要欺騙諸佛。很多人在佛前發願:「我要做什麼、做什麼……」,但所做的卻不是那麼一回事,這就是欺騙諸佛。其實,佛是一切種智,你要騙佛也騙不過。那什麼叫做欺騙諸佛呢?龍樹菩薩說,欺騙眾生就是欺騙諸佛。這可以從幾個意義來看:
(1)一切眾生都是佛陀度化的對象,你欺騙了眾生,這不就是跟佛唱反調嗎?佛陀要度化眾生,你不幫忙也就算了,怎能再故意唱反調呢?這樣,佛陀當然是不會歡喜的。
(2)你跟他結了惡緣,將來不管是誰度誰,都隔了一層障礙。
8、念諸煩惱中瞋為最重,不善報中瞋報最大
復次,諸煩惱中,瞋為最重,不善報中,瞋報最大;餘結無此重罪。12
所有的煩惱中,瞋恨心是最重的,不僅跟人結了惡緣,所有的功德還可能因此而滅盡。所有不善報中,瞋報最大,其他的煩惱還沒有像瞋這麼重的。
「……菩薩思惟:我今行悲,欲令眾生得樂。瞋為吞滅諸善,毒害一切,我當云何行此重罪?若有瞋恚,自失樂利,云何能令眾生得樂?」
菩薩應該思惟:我要行慈悲,令眾生得安樂。瞋是吞滅諸善,毒害一切。我要累積功德已經很不容易了,如果再行瞋恚這個重罪,那麼功德何時才能圓滿呢?要讓功德能夠圓滿,連一點小小的漏洞都要彌補起來,何況瞋會讓我們的福德消損的。
9、諸佛菩薩以大悲為本,瞋為滅悲之毒
復次,諸佛菩薩以大悲為本,從悲而出;瞋為滅悲之毒,特不相宜,若壞悲本,何名菩薩?菩薩從何而出?以是之故,應修忍辱。13
如果我們破壞了大悲的根本,一有瞋心的話,就不能稱為菩薩了。所以,菩薩應修忍辱。
若眾生加諸瞋惱,當念其功德;今此眾生雖有一罪,更自別有諸妙功德,以其功德,故不應瞋。
這也作假想觀,就是說沒有一個人從頭到尾都是壞的;再怎麼壞,也有一部分是好的,連我們自己也都有好有壞,不是全都純善無惡的。所以,看到眾生對我們的不好,我們應該這樣想:「他還有很多的功德!」不要因為這個人的一點點不圓滿,就把他的好處全部抹殺掉,這樣是跟他結怨,很不好的。
沒有人是完美的,每個人都有缺陷。以前聽我妹妹講過:「什麼叫做一百分?38加49,另外加上一個13點,這才是真正的100分。」如果我們能把每個人的好處都抽一點,去看這些好處,並加以吸收,那你就賺到了嘛!你不要只是用放大鏡看別人的缺點、不圓滿;日子已經很難過了,又何必跟自己過不去呢?所以要多觀察眾生的功德。
10、念彼煉我,治我,如金師煉金,垢隨火去,真金獨在
復次,此人若罵若打,是為治我;譬如金師煉金,垢隨火去,真金獨在。此亦如是,若我有罪,是從先世因緣,今當償之,不應瞋也,當修忍辱!14
這是說把眾生對我們的惱害,當作他對我們的供養、磨練,就像煉金那樣,我們每個人也都需要接受淬練才能成器。
11、菩薩本願欲令眾生得歡喜
復次,菩薩慈念眾生,猶如赤子。閻浮提人多諸憂愁,少有歡日;若來罵詈,或加讒賊,心得歡樂,此樂難得,恣汝罵之!何以故?我本發心,欲令眾生得歡喜故。15
菩薩是發願要救度眾生的,把每一個眾生都看成自己的孩子。人皆有惻隱之心,多少都是有慈悲的,只不過眾生就是因為有我執,所以有人相、眾生相、壽者相,人我的區別。對一個喜歡的人,多為他付出沒關係,就像父母為孩子犧牲生命在所不惜,但對別人的孩子卻就不當一回事了。或者我們看戰爭片時,會覺得打得還不夠精彩,可是如果你是當事人,大概就不會覺得打得不夠精彩了,要將心比心啊!
怎麼突破呢?除了悲心的培養外,主要是要破我執,修人我空觀,修眾生空。要像觀世音菩薩能夠慈悲一切眾生,平等對待一切眾生。
12、念眾生常有病,死若相隨,應加慈悲
復次,世間眾生,常為眾病所惱,又為死賊常隨伺之,譬如怨家恆伺人便;云何善人而不慈愍復欲加苦?苦未及彼,先自受害。如是思惟,不應瞋彼,當修忍辱。
世間的眾生因為都有生老病死,有的眾生是心也苦,身也苦,又加上他不知道修行,不瞭解無常,不知死賊時常在旁伺察。因此,菩薩或知道修行的人,就不要再加苦給眾生,所以不應該瞋彼,應當修忍辱。16
13、觀瞋恚其咎最深
復次,當觀瞋恚,其咎最深。……諸心病中,第一難治。瞋恚之人,不知善,不知非善,不觀罪福,不知利害,不自憶念,當墮惡道!善言忘失,不惜名稱,不知他惱,亦不自計身心疲惱;瞋覆慧眼,專行惱他。17
這跟前面有點類似。如果他不知善,不知非善,不觀罪福,不知利害,不自憶念,就會墮入惡道。如果我們起了瞋恨心的話,就會覆蓋我們的慧眼,專行惱他。
如一五通仙人,以瞋恚故,雖修淨行,殺害一國如旃陀羅。
一般所說的神通,只能稱為神秘現象而已;以佛教來講,神通是要以禪定為基礎,必須要有禪定,才能引發神通。這裡談到一個五通仙人的故事,不過,五通仙人的故事有不同的版本,這裡講得很簡要。
這個五通仙人是外道的修行者,是沒有漏盡通的。他在修行時,有人往他身上潑糞,他想:「沒關係!你潑你的糞,我打我的坐。」而其他人看見後,也繼續倒糞在這位仙人身上。這位仙人受不了了,便產生了瞋恨心,一發神通,把整個村莊都毀滅掉了。這就是經文說的:「以瞋恚故,雖修淨行,殺害一國如旃陀羅。」就像殺害奴隸、賤民一樣。
另外一個故事是說:五通仙人在樹下打坐時,有鳥去擾亂他,換到河邊打坐時,又有魚等來惱亂他。沒有神通還好,但有神通者一起瞋心後,破壞力就很強。
14、瞋恚之人,人不喜見,積瞋之人,甚至不受佛語
復次,瞋恚之人,譬如虎狼,難可共止;又如惡瘡,易發、易壞。瞋恚之人,譬如毒蛇,人不憙見。積瞋之人,惡心漸大,至不可至,殺父、殺君,惡意向佛。如拘睒彌國比丘,以小因緣,瞋心轉大,分為二部。……瞋罪如是,乃至不受佛語。以是之故,應當除瞋,修行忍辱。18
瞋恚之人,譬如虎狼,是很難共處的。底下舉了一個例子:像拘睒彌國比丘,因為小因緣,瞋心轉大,便造成僧團的分化。佛陀希望僧團可以和合,可是僧團裡的每一個人都各執己見,連佛的話都不聽。
在《四分律》中有個比喻:佛陀希望整個僧團能夠和合,僧團不和是佛教的不幸,居士們對比丘眾也不要再火上加油,最好能夠平等地護持。所以,當初僧團分化時,有居士覺得很困惑:「我到底要護持哪一邊呢?」於是就請教釋尊。釋尊說:「僧團就好像一根金棒,如果不幸分成兩、三截,段段都還是金,所以希望居士們都能平等護持,不要挑撥離間。」
所以,瞋恨心的人對平常有恩於己的人,不管是父母、師長、或是提拔過自己的恩人,有時瞋恨心一起,真的是忘恩負義,這果報當然也會是比較重的。
15、修忍易得慈悲,易成就佛道
復次,能修忍辱,慈悲易得;得慈悲者,則至佛道。19
16、寧可為無智者所輕慢,不為聖賢所輕賤
這點講得非常好!這怎麼說呢?下面以一問一答來說明:
問曰:忍辱法皆好,而有一事不可:小人輕慢,謂為怖畏;以是之故,不應皆忍。20
問說:「你說的忍辱法雖然很好,可是有一件事情我一直無法想通。如果你一直修忍辱,給人覺得你是個膽小鬼,沒有志氣,會被小人輕慢,以為你在怕他。因此,這時候就不應該忍辱了。」
答曰:若以小人輕慢,謂為怖畏而欲不忍,不忍之罪甚於此也!何以故?不忍之人,賢聖善人之所輕賤;忍辱之人,為小人所慢;二輕之中,寧為無智所慢,不為賢聖所賤。何以故?無智之人,輕所不輕;賢聖之人,賤所可賤。以是之故,當修忍辱。
龍樹菩薩回答說:「如果你怕給小人輕慢,你不修忍辱的罪,是甚於此也。」你如果忍的話,人家頂多是笑你沒志氣而已,可是你不忍時,罪過比這大很多。為什麼呢?「不忍之人,賢聖善人之所輕賤。」如果我們發了瞋恨心,沒有修忍辱,賢聖的人會看不起你。因為修行本來就是要修忍辱的,就因為一點小事,而無法修忍辱,這會被賢聖的人看不起。
如果你能安忍,聖人是讚歎你的,會輕慢你的是這些小人。不論你修與不修忍辱,
都會有人輕賤你,那麼你就要衡量自己要給誰看不起。給小人看不起,這沒什麼,你不要跟他一般見識就好。千萬不要做出不合乎道德的行為,這樣不但有損自己的福德,也會讓聖人看不起。既然都會給人看不起的話,那你要選哪一個呢?所以還是修忍辱吧!修忍辱,是聖人所讚歎的,即使這些小人有所毀謗,那也算不了什麼,因為他是外行人嘛!你不要跟他一般見識。無智的小人輕視他所不應該輕視的;而有智慧的賢聖之人,他是輕賤那些該輕賤的小人,所以我們應修忍辱。
這樣的觀想很好,如果會怕人笑你沒志氣,不妨想想這點!
17、修忍之人,常生天上、人中,後得佛道
復次,忍辱之人,雖不行布施、禪定,而常得微妙功德,生天上、人中,後得佛道。何以故?心柔軟故。21
因為修忍辱,心調柔了,會有種種的功德。
18、不修忍辱,常墮惡道
復次,菩薩思惟:若人今世惱我,毀辱、奪利,輕罵、繫縛,且當含忍。若我不忍,當墮地獄,鐵垣熱地,受無量苦,燒炙燔煮,不可具說!以是故知,小人無智,雖輕而貴;不忍用威,雖快而賤;是故菩薩應當忍辱。22
菩薩應該這麼思惟:有人今世來毀辱我,奪取我的利益,甚至把我綁了起來,我都要忍受。如果不忍的話,自己就會墮入地獄,受到鐵垣熱地、燒炙燔煮等種種苦。所以,受人毀謗、奪取利益都還是小事,如果墮入三惡道中,那些苦比起現在世間自己所受的苦,還要大上千萬倍。因此,衡量之下,這個苦還算是小事。
有些小人是非不分,沒有智慧,經常輕慢他人;菩薩雖然被小人所輕視,可是愈顯得菩薩的尊貴。反之,如果我們不好好修忍辱,而用種種的威勢讓人感到不可侵犯,雖然可逞一時之快,可是反而顯得自己的卑賤,所以菩薩應當修忍辱。
19、念眾生為瞋所惱,方便治之,無所嫌責
復次,菩薩思惟:我初發心,誓為眾生治其心病。今此眾生為瞋恚結使所病,我當治之,云何而復以之自病?應當忍辱!23
菩薩初發心不只是自己調練心性,也希望能夠幫助眾生。結、使,都是煩惱的別名。眾生都被瞋恚的煩惱所牽纏,我們應該幫助他化解才對;不要本來是為了度人,反而對人起了瞋恨之心。
譬如藥師療治眾病,若鬼狂病,拔刀罵詈,不識好醜,醫知鬼病,但為治之而不瞋恚。
如得了鬼狂病的人是身不由己,醫師應以慈悲心來治療這個病,不要對他種種不合理的行為而產生瞋恨心。
菩薩若為眾生瞋惱罵詈,知其為瞋恚者煩惱所病,狂心所使,方便治之,無所嫌責,亦復如是。
菩薩如果被眾生瞋惱打罵,應該體諒他是被瞋恚的煩惱所繫縛,是狂心所使,菩薩應便來治療他,不要有所嫌棄,或跟他過不去。
20、菩薩愍念眾生,愛之如子,念彼幼小,雖有過罪不瞋不恚
復次,菩薩育養一切,愛之如子;若眾生瞋惱菩薩,菩薩愍之,不瞋、不責。譬如慈父撫育子孫,子孫幼稚未有所識,或時罵詈、打擲,不敬、不畏,其父愍其愚小,愛之愈至;雖有過罪,不瞋、不恚。菩薩忍辱,亦復如是。24
菩薩慈愍一切眾生,如父母親疼愛子女一樣。小孩子不懂事,童言無忌,有時還會不敬父母,冒犯長上;父母親愍念其幼小無知,寬容原諒其過失。菩薩慈憫眾生也是一樣,眾生雖有過失,不要跟他計較。
21、若不忍今世苦,後世墮惡道其苦更多
復次,菩薩思惟:若眾生瞋惱加我,我當忍辱。若我不忍,今世心悔,後入地獄,受苦無量;若在畜生,作毒龍、惡蛇、師子、虎、狼;若為餓鬼,火從口出;譬如人被火燒,燒時痛輕,後痛轉重。25
菩薩應當思惟:如果眾生瞋恚加害於我,我應修忍辱。若不修忍辱的話,今世心裡經常產生憂悔,以後也會下地獄受無量的苦。再來,瞋恨心有可能會墮到畜生道,作毒龍、惡蛇等。也有可能會墮入餓鬼道,火從口出,常受飢餓之苦;譬如人被火燒,剛被燒時的疼痛還輕,之後這個痛愈來愈重。龍樹菩薩可能被火燒過,他很有經驗。後面這句話「燒時痛輕,後痛轉重」也有可能在比喻,我們今世憂悔,這個還算小事;如果不修忍辱而起瞋恨心的話,墮到三惡道,那受的苦反而更重!
22、若不能忍辱,則不名為菩薩
復次,菩薩思惟:我為菩薩,欲為眾生益利;若我不能忍辱,不名菩薩,名為惡人。26
如果不修忍辱的話,就不能稱作菩薩了;不稱為菩薩,那就跟一般人沒有兩樣了,而是惡人。
23、初發心誓為一切眾生,云何起瞋
復次,菩薩思惟:世有二種:一者、眾生數;二者、非眾生數。我初發心,誓為一切眾生。若有非眾生數:山石、樹木,風寒、冷熱,水雨侵害,但求禦之,初不瞋恚。今此眾生是我所為,加惡於我,我當受之,云何而瞋?27
菩薩初發心是為了度化一切眾生的,故不應起瞋心。世間可分為「有情的眾生」和「無情物」,無情物如風寒、冷熱、水雨等。也就是說你不要怨天尤人,怪天氣的冷熱種種,菩薩對這些要能夠安忍。
24、知「眾生」為因緣假合,誰可瞋者
復次,菩薩知從久遠已來,因緣和合,假名為人,無實人法,誰可瞋者?是中但有骨血、皮肉,譬如壘墼;又如木人,機關動作,有去有來。知其如此,不應有瞋!若我瞋者,是則愚癡,自受罪苦。以是之故,應修忍辱。28
這是須要修空觀的,要用智慧來修眾生空。菩薩之所以無法忍受,是因為有眾生相,看到這個人長這個樣子,那個人長那個樣子,總會產生種種差別的想法,有差別觀。這時,菩薩應作深刻的觀察:「從久遠已來,因緣和合,假名為人」,是由種種因緣——色、受、行、想、識的組合,只不過是個假相,一層皮包著而已。這層皮一剝落後,哪有什麼美好、醜陋的分別呢?這是進一步對眾生空的觀察。
25、諸菩薩皆先修「生忍」,後修「法忍」,乃得成佛
復次,菩薩思惟:過去無量恆河沙等諸佛,本行菩薩道時,皆先行生忍,然後修行法忍。29
「生忍」就是眾生忍,對於侮辱、毀謗我們的眾生要修忍辱,乃至對自己特別好、特別恭敬,最能吸引自己的人,也不要產生染愛。對於這些會產生染愛的,《大智度論》把它們稱為「軟賊」。不是只有鹽水才會使鐵生銹,甜的糖水也能使鐵生銹。
我今求學佛道,當如諸佛法;不應起瞋恚如魔界法。以是故應當忍辱。
我們如果一起瞋心,就跟魔沒有兩樣了。我們是要學佛法,不是學魔法,所以應該修忍辱。
底下有幾句我非常喜歡的座右銘,與大家分享!
人之聰明才智,多不用以責己,而用以責人;
多不用以集所長,而用以護所短。
這句話我非常喜歡!人很聰明,但往往用錯了方向,不用來反省自己,多用來責備
別人。如果方向一轉——「行有不得,反求諸己」,事實上可以改善的地方很多。若能把聰明用來積集很多的長處,把每一個人的長處都收集起來,累積多了以後,你就富有了,就功德圓滿了。但是,往往人之聰明都拿來掩飾自己的過失,用種種巧妙的手段隱藏,不欲人知,這就像把一個臭的東西層層包裹,密封起來,那只是越久越臭,不會變香的。
常言「忠言逆耳」,我們若要各方面能夠有所長進,不管是知識或才能等等,因為自己一定有許多不足之處,所以一定要記住善知識給我們的指點。要自己成長有兩個條件:一是自己的反省力非常強,甚至能無師自通;一是藉助外在的善知識,當自己的反省力不夠強,能力沒那麼好,無法無師自通時,當然要藉著善知識來助自己一臂之力。所以,如果有人來勸我們,我們感激他都來不及了,而不要說:「你憑什麼說我!」
所以,我們不妨把自己的聰明才智用在自己身上,自責而不責人;用於集所長,有過失就要馬上懺悔,才不會讓惡報漸漸增廣。有時是忠言逆耳,感到非常難受,這時就不妨用第二句來思惟。
攻我之過者,未必皆無過之人也,若求無過之人責我,則終生不得聞過矣!
當別人來指正我們的過失時,如果他用非常和藹的態度,我們還可以接受;如果他用很嚴厲的手段,或在大庭廣眾之中數落你的不是,你就會覺得面子掛不住,非常難受。有時就會有一種自我安慰的想法出現:「如果我這麼不好,那你又好到哪裡去了?還不是半斤八兩!」但是,如果是要讓自己長進的話,這種想法是節外生枝的。如果你想要求一個完全沒有過失的人來勸告你,那這一輩子就沒有人有資格來勸告你了。你是天上哪一尊聖賢下生的呢?要找一個完全沒有過失的人來勸告你,這種人不但難找,你又有什麼福報能這樣呢?所以,我們要感念對方的勸告。如果是對自己有幫助,講的是實話,我們就要撿起來用。至於他有沒有過失,那是另外一回事了。
以鏡自照見顏容,以心自照觀吉凶。
看著鏡子,可以看出我們的容貌是如何。有人喜歡去占卜算命,這是人對未來有種好奇;或是自己以前做過不好的事情,於是去占卜,看看自己將來是不是一定會受報,是種不安而想要事先暸解一下的心理。其實,真正要占吉凶,問自己的心是最清楚的,不是問別人。
要吉,心就要清淨,凡事行有不得,反求諸己。如果照了鏡子後,不滿意鏡中人,對他發脾氣,或是責怪鏡子凹凸不平,這是於事無補的。佛教講「如是因,如是果」,你要從當下因緣的根源做起。
除山中之賊易,去心中之賊難。
有人說:「學佛,心好就好,何必去吃素、做善事?」其實,心好太難了!一般人在大眾面前都不敢做壞事,身口表現出來像個正人君子,這個還容易做到,但要做到心中全然沒有雜念妄想,念念是善念才難。所以,要除山中之賊易,去心中之賊反而難,須要從戒定慧下手。
一把無明火,能燒功德林。
三年打柴,一日燒盡。(不必燒三年)
我們最好學學彌勒菩薩,「大肚能容,了卻人間多少事;滿腔歡喜,笑開天下古今愁。」一笑,能化解許多的憂愁。
以下簡單做個歸納。我們做任何事情,不要只考慮到目前、短視近利的因,而要考慮到將來可能會產生的果報。「菩薩畏因,眾生畏果」,一般人是害怕將來會得到什麼惡報,菩薩是害怕種下惡因,因為他知道有了惡因,將來就一定有惡果。有時,我們看佛典會覺得撥無因果的是外道,其實我們自我反省:我們種了一個不好的因,也一直在逃避,有時會存著「惡果大概不會來吧」這種僥倖的心理。嚴格來講,我們這種撥無因果的想法,事實上跟外道的邪見沒什麼兩樣。所以,我們不要把因果看得太輕,要看看自己做了某種行為和其延續的種種後果。因緣是瞬息萬變的,我們當思惟自己造了瞋恨心的因,將來會產生什麼惡果。如能從這邊下手——知解的轉變,乃至透徹地體會佛法的無常、無我,便能瞭解諸法的實相,瞭解這世間的真相、常態,就能避免許多造惡的事情。
煩惱有「見惑」和「修惑」這兩種。見惑,是屬於我們觀念上的問題;修惑,是意志上、情感上的問題。例如有人知道抽煙會傷肺,喝酒會傷肝,醫生對這些常識比任何人都清楚,但有些醫生卻戒不了煙,這是意志力不夠堅強。所以,我們在考慮事情,遇到種種不如意時,是「我知道,我知道」,卻明知故犯。這其實是「知之深,行之淺」,有的是知的不夠深,所以行的不夠切。你說你知道,事實上是知得不夠深,所以須從知見上進一步地再下深的功夫。有的雖是知曉,但須要在情感、意志上養成一個好的習慣,要當機立斷。往往我們明知故犯,這就是不好的習氣使然。要對治不好的習氣,就要破釜沈舟,要用好的習慣來轉化不好的習慣。所以,持戒的「戒」,這個尸羅的意義就是好的習慣,這才是戒體。尸羅就是習慣,要習慣成自然。
我們可以回想過去跟人的衝突,不管是對父母、長輩、長官或下屬,引起我們起瞋心的情形,一直跟人吵的這些事,現在幾乎很多都不值一提了,但當初怎麼都放不下。依此而推,目前碰到的種種不如意,以後再倒帶回來想,其實也不值得一提了。我們不要為這些小事傷感情,跟自己過不去。
其次,就是我們要「隨緣消舊業,莫再造新殃」,不要讓惡因緣一再重複。已經發生的,就好好處理善後;還沒發生的,就好好防患未然,廣結善緣。再來,我們常常一開始發心時是任勞任怨,但不長久,漸漸就變成是任勞不任怨,再來就不任勞也不任怨了,而亮起紅燈的警訊了。
今天我們從幾個角度來看「忍」,有些是體力上的問題,有些是意志、情感上的問題。比如馬拉松,全程約42公里,跑者除了體力是個很大的挑戰外,意志力更是最大的考驗。有人的腿已經抽筋了,卻可以硬撐著跑完全程。所以,忍辱可在體力上鍛鍊,意志上加強,情感上昇華,再從知見上加強無常、無我的體認,瞭解整個煩惱的根源處是在我執,從這邊下手,就比較容易解決了。
今天就簡單地跟各位討論到這裡,如果還有什麼問題,我們再找時間慢慢聊,謝謝大家!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1參見印順法師《成佛之道(增注本)》p.295-p.297。
2 參見印順法師《成佛之道(增注本)》p.297-p.299。
3 參見《大智度論》卷14(大正25,166b27-168a27)。
4 參見《大智度論》卷14(大正25,166b27-c2)。
5 參見聖嚴法師《法鼓全集》第3輯第4冊〈留日見聞〉p.0079。
6 參見《大智度論》卷14(大正25,166c2-21)。
7 參見《大智度論》卷14(大正25,166c21-26)。
8 參見《大智度論》卷14(大正25,166c26-167a2)。
9 參見《大智度論》卷14(大正25,167a2-6)。
10 參見《大智度論》卷14(大正25,167a6-10)。
11 參見《大智度論》卷14(大正25,167a10-13)。
12 參見《大智度論》卷14(大正25,167a13-26)。
13 參見《大智度論》卷14(大正25,167a26-b2)。
14 參見《大智度論》卷14(大正25,167b2-5)。
15 參見《大智度論》卷14(大正25,167b5-9)。
16 參見《大智度論》卷14(大正25,167b9-13)。
17 參見《大智度論》卷14(大正25,167b13-20)。
18 參見《大智度論》卷14(大正25,167b20-c8)。
19 參見《大智度論》卷14(大正25,167c8-9)。
20 參見《大智度論》卷14(大正25,167c9-17)。
21 參見《大智度論》卷14(大正25,167c17-19)。
22 參見《大智度論》卷14(大正25,167c19-24)。
23 參見《大智度論》卷14(大正25,167c24-168a 2)。
24 參見《大智度論》卷14(大正25,168a2-7)。
25 參見《大智度論》卷14(大正25,168a7-11)。
26 參見《大智度論》卷14(大正25,168a11-13)。
27 參見《大智度論》卷14(大正25,168a13-17)。
28 參見《大智度論》卷14(大正25,168a15-22)。
29 參見《大智度論》卷14(大正25,168a22-27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