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釋厚觀,2004年9月,福嚴精舍佛三開示)
一、懷著感恩心與警惕心,自他增上,共同成長
這三天來,非常感謝學務處各方面的規劃,也非常感謝打法器的同學,戰戰兢兢地為大家服務,他們因為職務所在,有時身心無法全然放下,可以說是犧牲了自己,而成就了大家的道業。香燈組、清潔組的同學也是一樣,都是盡心盡力,非常辛苦。很感謝每一位參與的同學以及外護的法師等。
一個因緣的成就,除了自己發心以外,善知識也很重要,包括指導的老師,以及外護的善知識,需要種種因緣具足才行,所以我們應當珍惜這個因緣。我們再想一想,如果是我自己單獨一個人修行,是不是還能夠這麼精進,還能夠有這麼好的成績?如果是的話,那麼恭喜你,你已經有某種自制的能力。反之,若不是藉助大家的力量,自己就容易懈怠的話,那麼,我們就應該起兩種心念:第一,是感恩的心,感謝眾生成就我們的道業。即使眾人在一起修行可能有諸多不便,但終究還是一個很好的增上緣,應該多加以珍惜。第二,是警惕的心。應警惕自己,必須趕快培養獨立作業的能力才行!畢竟在人生的關卡,最後無常到來的時候,每個人都是獨來獨往的。如果我們自己沒有培養出獨立作業的能力,那麼最後有可能措手不及。因此,我們在自修的時候,應該多加反省自己不足的地方;在共修的時候,要抱持感恩的心來學習。
我們在共修的時候,是自他增上,共同成長;同舟共濟,大家同樣在一條生死船上,互相地扶持,互相地幫助。如果我們損惱了他人,干擾了別人,同樣地也會損惱了自己。在同一條生死船上,大家患難與共,就像一個家庭,如果有人受傷或是得重病了,其他人也都會受到影響。所以,以後上課或是輪值出坡,希望大家能夠互相幫助,把握和合、清淨、安樂的精神,自他增上。
時間非常地寶貴,不要再埋怨外在環境如何如何。把心往內收攝,不要去想維那、木魚怎麼打,那些由學務長、糾察老師他們來指導就好。重要的,其實就是把握當下。
我們的心念是這般地心猿意馬,難以調伏,我們的身體是多麼地粗重,而不能得到輕安。所以,在念佛修行的過程中,如果覺得有所不足,我們就應該生起慚愧心。平時多用心,在打坐的時候,不妨就把腿盤起來,平常就多練習,多攝心。
有時我們或許會覺得外界的環境很吵雜,但是如果你太在意外境,而一直在尋覓這噪音來自什麼地方,起念頭想要制止它,可是實際上卻達不到,只是徒增內心的煩亂而已。我們要求外面的環境盡如我意,要求所有的人配合我們,事實上是難以達到的。與其妄想要改變外面的環境,倒不如好好提升自己的心境。
二、射箭與念佛
雅典舉辦的奧林匹克運動會最近剛落幕,台灣的選手在這次射箭運動項目中,獲得了銀牌的殊榮。我們就以射箭功夫的養成,來談談佛三期間,大家該以什麼心態來精進修行。
一位射箭的選手想要得到好成績,必須在心態上留意三個重點:第一,每天不斷地練習,熟能生巧。第二,臨場沈著穩定、專注,放下得失心。第三,平時勤加練習的真正目的,其實就是要在關鍵的時刻能用得上!
首先,平常每天所做的練習,看起來只是不斷地重複同樣的動作而已,但為什麼選手們還是要反覆地練習,難道不會感到無聊嗎?其實,以佛法的觀點來看,會產生無聊乏味的感覺,是因為我們的心念太粗、太散亂了。事實上,因緣剎那生滅變化,都有著微妙的差異,選手們唯有專注不斷地練習,讓身心熟悉每一次微細的差異,才可能從容地面對環境中每個不同的變化。其實,修行也是如此,或許有些同學覺得這三天的念佛共修,都只是在念同一句佛號,太無聊了!其實,熟能生巧,雖然是同一句佛號,每個人的用心不同,功夫則千差萬別!
再者,是臨陣不亂的心境。以佛教的觀念來說,就是有禪定的功夫,內心專注在方法與技巧,把得失暫時擺放一邊。
最後,要念茲在茲提起心念。射箭選手最終的目標,無非就是希望在正式上場的關鍵時刻能正中鵠的。
而這又與念佛有什麼關係呢?導師曾經說過:「凡沒有到達究竟地步,什麼人也是一樣,都在前因後果,造業受報的過程中。不能勵力向上,誰也要墮落;能勵力向善,誰也會進步。」1修學佛法若未到達究竟(至少不退轉),你我都仍在前因後果造業受報的過程中,正因為如此,更要懂得讓自己的善緣相續。
以射箭這個例子來說,正如同我們每天要不斷地練習讓善法生起,並放下得失之心,專心一意地念佛,深信善法的串習,可以促使自己在面對生死的關鍵時刻臨陣不亂。念茲在茲保持善念,如此才能不受無始的業力所障礙,而得自在解脫。
我們還是欲界的凡夫,有三種特別熾盛的煩惱:第一是貪欲,第二是散亂,第三是瞋恚。面對種種境界,往往因為不正思惟,隨之而生起粗重的煩惱。對凡夫來說,不必怎麼練習就與煩惱相應。反之,若真正要與善念、清淨心、禪定相應的話,卻須要不斷地練習,費好大的功夫才能勉強保持。孔子讚歎顏回說:「回也,其心三月不違仁,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。」2我們許多舊同學,曾參加過許多次的佛三,是不是參加的次數越多,念佛功夫就越純熟了呢?可能不一定!如果不用心,沒掌握到方法的話,或是純淨的心沒有好好保持,都有可能回到原點。我們不妨反省一下,自己是否有進步?如果有的話,則繼續用功;倘若退步了,則須回歸起點,腳踏實地從頭做起。
三、二六時中淨念相續——提升修行的質與量
學佛,不外乎就是希望在「質」與「量」上能達到佛的清淨圓滿境界。在「質」方面,具足佛的慈悲、空慧、禪定……等,使身、口、意提升到跟佛一樣的清淨。在「量」方面,就是希望能淨念相續,讓自己在每一剎那,或一秒、一分、一時……,甚至於二六時中都能保持正念正知。我們在念佛共修時也是如此,不論念佛、拜佛、經行的速度快或慢,都應內心保持平穩。即使是出坡、用餐或就寢,也要經常保持正念正知才行。
曾有居士跟我說,在參加禪七時,七天下來,隔壁學員長的什麼樣子都沒印象,只是專心一意地運用方法來觀照自心。大眾在佛三期間也是一樣,不要將念頭放在維那的聲音,或是執事法師法器打得怎麼樣,也不要埋怨外面的吵雜聲,好好地收攝身心,專注在佛號上!
如是因,如是果。凡夫與聖人的差別,主要就是有沒有斷我執。我們如果起心動念都是以自我為中心,那當然就是徹底的凡夫了。假如我們的發心伴隨著我執,就會有比較、有長短、有高低、有勝劣。如果我們處處為自己著想,就容易只挑「喜歡做的事」,而沒有想到其實還有許多「應該做的事」卻沒有去做!有了我執,就很容易彼此較量,「明爭」不打緊,還要「暗鬥」!我們好好反省自己,這樣的行為,如果人都不喜歡的話,那麼佛還會喜歡嗎?在遇到種種逆境的時候,不妨想一想:「如果是佛的話,佛會怎麼處理?」
四、珍惜健全的身心,專注當下,全心投入修行
大家都不想要痛苦,但為什麼還偏偏去聚集痛苦的原因呢?果報不可能與因緣相抵觸。你不相信因果沒關係,但因果相信你!
每當念頭散亂懈怠時,要即時提起精進心,反省自己到底要上進,還是要墮落?要清淨安樂,還是要染污憂悔?運動選手反覆地練習,還不一定能得到好的成績;禪宗古德終日參禪,也不一定能開悟;在有限的時間內,若不好好珍惜,全心投入修行的話,別說是開悟,連淨化自己的身心都談不上!
記得以前我在日本留學時,聽聞過去曾有位禪師在樹上打坐,於是就和惠敏法師去參訪。不過,當地的住持說那棵樹已不在了,但我們覺得,縱使樹身已枯朽,去緬懷昔日禪師精進的舊地也好。後來,當我們親眼見到那棵殘存樹幹下面的峭壁,感受那深不可測的險峻,才體會古德完全將生死放下,修行求開悟的心情,真正是「如臨深淵,如履薄冰」。由此看來,修行要有成果,必須專心一意,全力以赴!
「九住心」是修學禪定的過程。第一是內住,它的重點是把握正確的方向,要將攀緣於外的心往內收攝;第二是續住。對初學者而言,散亂的心往往要很久才能拉回來,而續住是不但要將心往內收攝,更要讓它相續而住;第三是安住。心安住於內,散亂一起,能立刻察覺,警覺力也比以前增強;第四是近住。這更進一步提升了預警的能力,妄念將起未起,即能預先覺了,防患未然。
我們打坐、念佛的時候,有時會覺得周遭環境吵雜,其實,真正吵我們的是自己的內心!我們常自言自語,埋怨這個,埋怨那個,內心的話可多著呢!這都不過是自己吵自己而已。所以,我們修行,專心專注,想要達到一心不亂,這是要不斷地練習才能達成。專心專注,就像水蒸氣一樣,若集中力量的話,甚至可以推動火車;我們的心念也是如此,集中心力的話,自然就有力量;散亂的話,力量就使不出來。
我們念佛,在最後迴向的時候,有提到「願以此功德,莊嚴佛淨土,上報四重恩,下濟三途苦」。如果我們散心雜話,那我們還有什麼功德來上報四重恩?又有什麼功德來下濟三途苦呢?《阿彌陀經》不是說「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」3嗎?我們是不是已經具備了足夠的福德智慧資糧?善根是否深厚?不過,也不要因為過去沒種善根而過度憂悔,倒不如現在就好好地種下善根才來得實際。
不管做任何事情,特別是在共修時,要專心一意,專注是非常基本的。在淨土的經典也講,我們要一心不亂,要心不顛倒,特別是臨終的時候,要能夠正念提起。有很多新生,也許以前比較少參加這樣共修的活動,或許會覺得「腰酸腿痛」、「行程很緊湊」。如果我們在念佛的時候,又產生一個心:「腳很酸很痛」、「時間怎麼還沒到?」「維那怎麼還不趕快敲引磬?」這就已經「三心二意」了,你怎麼能達到一心不亂呢?
以前,我參加聖嚴法師的禪七時,有學員問:「禪七打坐,腳很酸很痛很麻,怎麼辦?」禪師就說了一句話:「不只你會酸痛麻,我也會啊!放下,不要管它!」我們會覺得酸痛麻,一般會覺得是一種「苦受」,想要抗拒,想要逃避。曾經有一次,我遇到了一位慈濟醫院的志工,他講了一個個案:有一位病患,因為出了車禍,脊椎受了重傷,整個下半身都麻痺了。碰到尖銳的東西或是滾燙的熱水,由於四肢失去知覺,遇到危險卻無法及時迴避,以致於手腳傷痕累累,有些地方甚至還潰爛化膿。所以,回過來想一想,我們能夠覺得痛,覺得麻,其實還不錯咧!那代表我們的神經還能正常反應。大家要多珍惜,我們還有這麼一個健全的身體,不要再去妄想「我身體要怎麼樣更好……,等我身體好了以後,我再來好好地精進,好好地修行」。
其實,我們仔細想想,不管你怎麼樣地保養與維護,終究還是逃不出無常的法則。與其妄想健康的時候再來修行,何不趕快把握現在呢?所以,打坐、念佛的時候,要專注在當下,不要追憶過去。不論過去是多麼美好,或是多麼令人憂傷,這都已經過去了。也不要妄想未來,光空想是沒有實際效用的。我們能做的,就是好好地把握當下。因為因果是緣起相續的,如果我們能夠好好地把握現在,種下一個善的因,自然當因緣具足時,就能夠感得未來美好的果。相對地,我們現在種下了惡的因,那未來一定會感得苦的果。
五、用四到——身、耳、口、意來念佛,勿以工具當目的
學習各種技能,如果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能一起配合,效果會比較好。比如說背英文單字,不只是心裡背誦,如果能唸出來,耳朵聽得到,手再寫一寫,這樣便能加深印象,對自己的學習是非常有幫助的。念佛也是如此!
我們參加念佛共修的時候,其實大家心裡有數,真正念佛,應該是自己唸出來(口到),自己聽到自己唸佛的聲音(耳到),恭敬地拜佛(身到),而且攝心(意到),心境上保持平穩安詳,才慢慢地進入淨念相續。可是有些同學自己沒有開口唸,聽到的是大眾的聲音,有時候產生一個錯覺,覺得我念得還不錯呢!事實上,如果只有自己一個人用功的話,是不是還有這種十足的功力呢?
有的人只是嘴皮在唸,心裡沒有相應;有的人可能心裡面稍稍地相應,可是斷斷續續;而有的人是打從內心深處對佛十分地恭敬,具有十足的信願,發自內心深處誠懇地念出來,這種差別是非常明顯的。
不管是念佛法門,參禪法門,或者是拜懺、誦經等等,法門各有不同,但是它的目的,主要是讓我們淨化身心,獲得戒、定、慧。在方法上,最重要的是要「熟能生巧」,才能夠成就,要不斷地練習,才能夠經常保持。
無論學任何法門都好,畢竟這法門只是一個工具,我們不要把工具當成目的。也就是說,並不是我們開了一部名貴的轎車,就一定能平安到達目的地,那未必!這還要看你對路況是否熟悉、駕駛技術好不好?如果路途遙遠的話,還要看體力是否足夠,精神狀況佳不佳,意志力是否堅強?中途遇到各種障礙,是否能隨時應變、排除一切的障礙?具備了所有的因緣,才能平安抵達終點。不管做任何事情,如果沒有堅持到最後一刻,就無法享受甜美的果實。所以,不要說:「我參禪比你念佛更高明。」事實上,任何法門,如果沒有學到它的「究竟之處」,而只是在比較高低,那都是戲論!
前幾天,我在新生訓練的時候,跟同學們說到「精進」跟「競爭」的不同,這是一個心態的差別。如果我們修行是在比賽「我做的比別人好,各方面能力比別人強。」這樣其實是「競爭」,不是「精進」,是「我執」作祟,而產生出「我慢」、「我癡」。真正的精進,並不是在「人比人」,而是反省到我們的煩惱是不是日漸微薄,善法是不是日益增長。正精進的意義,其實不外乎「斷惡修善」。如果一個人整天不斷地念佛,而內心沒有漸漸降伏自己的煩惱,這些都不過是一種形式。正確的精進,是取決於我們斷了多少惡,修了多少善。如果沒有達到這個目標,其實稱不上佛教精進的標準。有一些學佛者,或許以「一天拜佛多少拜,一天打坐幾炷香」來認定是不是有修行。當然能這樣用功也不錯,至少比懈怠還來得好。可是,如果我們以這種「修行的方式」就當成是自己「修行的成就」,那可能就會落入「誤以工具為目的」的陷阱,這是我們要特別小心的。
六、念佛可以與戒定慧三學相應
念佛,是深者見深,淺者見淺的法門。因為念佛可以與懺悔及戒學相應,透過念佛,懺悔過去的惡業,一心攝念持守清淨的戒法,不再重犯。再者,念佛亦可與定學相應,像《阿彌陀經》所說的一心不亂,即是藉助念佛的淨念相續,可以達到心一境性。更進一步,念佛也可與慧學相應,這如經論中所言:「若見緣起即見法性,若見法性即見諸佛。」4換個角度來看,念緣起即念佛,從「稱名念佛」逐漸導入「實相念佛」,這過程須要培養觀照緣起的能力,只要一念相應空性智慧,即能獲得自在解脫。
七、欲作佛門龍象,先作眾生馬牛
我們如果不趁著今生多累積一些福德智慧的話,來生一樣是一貧如洗!趁著大家還年輕,知道學佛了,何不好好把握人生,好好地充實自己,多累積福德智慧資糧。「欲作佛門龍象,先作眾生馬牛」,我們在出坡作務,或是接受學院指派的各種工作,不要怕吃苦,不要怕人指責,不必怕失敗。事實上,我們盡心盡力,勇敢地承擔,無形中我們就鍛鍊了自己的意志,培養各種不同的能力,也能夠隨時應變無常的變化。這一點一滴,實際上都是激勵自己的成長,這麼難得的機會,我們為什麼要逃避,為什麼要放棄呢?平時說修行功力有多好,其實在待人接物處事之間,我們就可以考驗自己的功力有多深。孔子說過一句話:「吾少也賤,故多能鄙事。」5就是說孔子他出身卑微,做過了很多雜事及別人不願意做的事,而做這些瑣事、雜事,別人或許覺得恥辱,可是孔子成為至聖先師,很多門下的弟子非常傑出,有四配、十哲、七十二賢等。事實上,所做的這些看起來很卑下的工作,只要我們用心體會的話,其實都是在磨練我們的心志,考驗我們修行的能力。
有的人剛發心時「任勞任怨」,勞心勞力,即使有人埋怨他也能處之泰然。可是慢慢地變成了「任勞不任怨」,做還是會做,可是一旦有人埋怨了,他心裡就不好受了!最後,心涼了,變成「不任勞也不任怨」了!這其實就是一個退步的警訊。
同樣地,我們想要達到解脫,或者說想要成佛,這個目標非常崇高。那麼,我們不能只是空想,這需要具備相當多的資糧。如果立定的目標是要解脫,那麼,到底具備哪些資糧才能夠得到解脫?如果我們不能夠徹底淨化身心,不能夠徹底得到解脫的話,任何的形式或環境的改變,都沒有多大的意義。就好像一個人在大監牢裡面,不斷地改變位置一樣,是沒有意義的。
我們立志要成佛,而佛具備了什麼樣的資糧?到底佛有哪些功德?正如我們在《成佛之道》所看到的,佛有「斷德」,能夠斷除種種的煩惱,特別是我執、見惑、修惑、無明、習氣等等。我們不要太過於自負,不論煩惱數量有多少,只要煩惱還在,它都具有相當的潛能去生起無盡的生死,感得無窮的輪迴。再者,佛具有「智德」,知道共相的智慧,也知道別相的智慧。知道自己怎麼得清淨解脫,也能夠隨眾生的根器而開示契理契機的法門。另外,佛具有「恩德」,佛的悲願深切,普度一切眾生。我們要感念佛的慈悲,感念三寶之恩,感念眾生之恩。除了佛的三德以外,其他佛的種種功德,也都是我們應該學習的,都是我們應該圓滿的。「欲作佛門龍象,先作眾生馬牛」,我們要成為棟樑,還是要從小樹枝做起,能夠耐風雨的折磨,日積月累,才能夠成為大棟樑。要想成為佛門龍象,我們並不是一開始就要駕御大眾、征服別人,不是!而是要先作眾生的馬牛,為眾生受苦,為眾生服務。所以,我們不管做任何事情,在學院為大眾服務,不要產生絲毫的埋怨,或是不耐煩,或是互相計較。其實我們做事,哪一樣不是自己的事?做了,就是自己的。自己的福德,別人怎麼搶也搶不走。我們要學習的,就是在為大眾服務當中,能夠以空性的智慧相配合。修福德的同時,兼修空性的智慧,漸漸降伏貪、瞋、癡等種種的煩惱。
八、因為修行而吃苦,這是值得的
修行,難免要吃點苦,可是因為修行而受苦,這是值得的!如果我們放逸,貪圖五欲的享樂而受苦,受了地獄苦,有輪迴之苦,這樣的苦是非常不值得的!任何人如果因為害怕受苦而不能精進修行,那麼他就必須再回來,重複無數次的生死。換句話說,若修行怕吃苦,自然無法突破修行的障礙,既然無法突破修行的障礙,那你只好不斷地再來世間,經歷無盡的生死,重複無意義的輪迴。我們靜心想一想:如果我們死了以後,會是什麼樣子?其實它的答案非常清楚,也就是我們現在存著什麼樣的心態,而一點都不想去改變它的話,死後就是那個樣子!
佛教講因緣法。果報,一定是與因緣相應的。我們既然不希望受種種的苦報,那為什麼還偏偏去聚集痛苦的原因呢?佛陀開示的「惑、業、苦」,我們感受到了苦,我們就要瞭解它的因,事實上是由於造了種種的惡業所致。而惡業的根源,就在於種種的煩惱。由於不正思惟,而引起了種種的身、口、意惡行。有這個惡業,自然會感得苦果。所以,我們既然不想要受苦,那我們就要清清楚楚,要斷除、遠離這個惡的因。
九、如理思惟——目標要遠大,修行要踏實,此正是菩薩用心處
平常會用心的人,不管是一舉手一投足都能夠隨時作觀,像《華嚴經‧淨行品》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。其中提到我們在大小便時,要觀想去除種種的污穢;當我們看到路不平坦的時候,要觀想去除邪曲之心;包括洗臉、刷牙等日常生活中一切語默動靜,所見的一切人事物,會用心的人,在每一個地方都能夠激勵他的慈悲心;不用心的話,處處喜歡佔人便宜,經常欺騙別人,甚至欺騙諸佛,可是到頭來自己還是騙不了自己。
印公導師說:「以念誦、懺悔等來培養宗教情操,而將自己安立於僧團中,安立於聞思經教慧學中,不求速成,以待時節因緣」。6很多老同學可能「聽聞」了不少經教,但是不是有「如理思惟」呢?可能還必須多加強。而宗教情操,我們是否還是像初發心那樣地堅定,那樣地高潔?如果沒有的話,導師的這句話值得我們再一次反省:以念誦、懺悔培養宗教情操,同時配合聞思經教慧學,不求速成,以待時節因緣。
我要到日本留學之前,希望導師能夠開示幾句,導師就說:「要為佛法而學,不要忘了出家人的本分!」我們既然出家了,就不要流俗,出家就要捨俗!捨棄世俗,不要跟一般世俗人一樣爭名奪利。有的人可以看淡世俗的名利,可是到佛門來,卻還在爭佛教的名位與利益,這其實沒有真正出家!古德他們出家以後,有所謂的一日三摩頭,好好地摸摸頭,不要忘了出家人的本分!
早晚課誦、念佛時,應好好用心,我們念的是佛,是聖者的名號,應該歡喜、恭敬才對!就像你面對的,是一位你非常景仰的人,那麼你是不是很歡喜、很恭敬呢?同樣地,我們念的是佛菩薩的名號,面對的是聖者,那我們怎麼可以有不耐煩的心?我們怎麼可以用瞋恨心、雜染心,或者昏睡的心來念佛呢?
修行的成果不一定與學佛的時間成正比,時間長不一定就表示有成就。對於成就佛道而言,真正的重點,在於出離心與菩提心的培養,任何時刻都要全力以赴。
印公導師曾說:「修學佛法立志要成佛,目標要高要遠,但實踐修行則要腳踏實地,從平實處做起。」念佛也是一樣,不能只求下品下生,因為有時取上得中,取中得下,所以目標要放遠一點、高一點。
希望大家能夠把握人生。想一想,如果說自己的壽命只剩下一天的話,那我們會希望怎麼去利用?中國古德說:「朝聞道,夕死可矣!」如果我們每天做的事情都是心安理得,那什麼時候往生,皆能坦然自在。相反地,倘若存有一點虧心事,那無常一來,將造成極大的憂悔。
最後,祝願大家都能夠和合、清淨、安樂。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1 參見印順法師《佛法是救世之光》〈新年應有新觀念〉p.250。
2 出自《論語》〈雍也〉。
3《佛說阿彌陀經》卷1(大正12,347b9-10)。
4《佛地經論》卷5(大正26,314a21-22)。
5 出自《論語》〈子罕〉。
6 參見印順法師《教制教典與教學》〈論僧才之培養〉p.153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