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何觀照腹部的起伏
念處禪修有四種觀察的所緣:身體、感受、心念,以及見、聽、聞等現象。在這四種禪修目標當中,無論哪一種目標變得明顯,禪修者皆應當如實觀察(bhūtaṃ bhūtato passati)。然而,就初學者而言,身體現象是四者之中最顯著的。而在身體現象之中,風界又是最明顯的。依據內觀的公式:「內觀專注顯著的目標」(yathāpākataṃ vipassanā- bhiniveso),我們應當在開始練習時觀照風界,因為它比其他現象更為顯著。這便是我們教導大家,將充滿風界的腹部上下當作基本目標的原因。[116]你們可以經驗到腹部上下所含的風界之特質,諸如僵挺、繃緊、壓力和移動等等。
過人的快樂
不僅凡夫(putthujana),煩惱深重的動物(tiricchāna)也喜歡欲樂。這種欲樂,因為與煩惱相應,也稱為非聖之樂(anariya-sukha),沒有長久的保證,且經常讓人身陷危險乃至喪命。要獲得有保證的快樂,你需要捨棄這種危險的欲樂。參加密集禪修,放棄世俗欲樂,離開家人朋友,並讓心遠離煩惱,你便能夠享有「遠離樂」(paviveka-sukha)、「寂止樂」(upasama-sukha)。你可以在第四觀智:生滅智(udayabbaya- ñāṇa)時,便開始體驗這種法樂。你將發現這種樂勝過人間欲樂好幾倍。這是法樂被敬稱為過人之樂(amānussī rati)的原因,它是獨一無二、無可壓制的樂,能夠引導我們到更高層的法樂,稱為「無受樂」(avedayita-sukha)、寂靜樂(santi- sukha),也就是指究竟的涅槃寂靜。佛陀鼓勵禪修者(yogī)不應辜負他們的名稱,當慇勤培育心、智,以便獲得殊勝有保證的快樂。
在高科技的工業國家,人們總是追求更新更先進的發明,很容易對舊的時尚產品感到厭煩。甚至婚姻關係,人們很容易對舊伴侶感到厭煩[117],經常尋找新的伴侶。然而,從內觀禪修所獲得的快樂是長久的,絕不會讓你感到厭煩。科技幫你獲得世俗的舒適,念處禪修則帶給你更勝的快樂:出離樂、遠離樂、寂止樂與正覺樂。
現在,我要從實修面與理論面,仔細地解釋念處修行。我知道你們之中很多人聽過這個主題。但是,重複聽法將能提升你的了解,並且澄清你先前的疑惑。念處禪修保證會帶給你下列七種利益:
「諸比丘!這是能夠淨化眾生(之煩惱)、克服憂愁與悲泣、令身苦與心苦滅除,證得智慧、體證涅槃的穩健之道——也就是四念住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