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1月6日 星期四

第一章 佛陀的教導

[1]「佛教」(巴利文作buddha sāsana),是佛陀給與,關於自我培養身、語、意行的教導。也許更恰當的說法是「佛陀的教養」。要真正變得有教養、有文明,需要能夠在身、語、意的行為上,自我節制,杜絕一切對眾生有害的行為。

要能克制住心,需要有辨別善、惡的能力,這就是修習智慧。如果某個行為有害,而你仍然做了那行為,那麼,你便是缺乏教養。但如果你克制自己,不做那件事,你便是有教養。

審視任何有害的行為時,我們應當設身處地從他人的角度來思考。佛陀教導說,我們必須站在眾生的母親的立場來看待每位眾生。[2]說得詩意點,可以說,佛陀教誨的重點存乎於心。

持守五戒是使身體的行為變得有教養的方法。這稱為「戒的教養」。其他的宗教也有這種清淨戒行的指導方針。關於五戒最後一條戒:不飲酒,若是少量的酒,特別是交際性的飲酒時,或許有些諍議。不過,即使少量,也是危險的誘惑。怎麼區別少量和過量?不守這條戒的結果,常常是一併違犯了其餘四條戒。

思惟因忽視這些戒所造成的過患與痛苦,能夠幫助我們守住這些戒。戒行圓滿象徵高度的教養。不過,即使戒行清淨,不善的心仍然會生起。也就是說,心仍然缺乏教養,是野蠻的。要讓心有教養,我們必須進行下個步驟——定的教養。

「定的教養」分為兩類:「奢摩他修行」(samatha-bhāvanā)和「毗婆舍那修行」(vipassāna-bhāvanā)。這裡的說明主要談毗婆舍那修(或譯內觀修行)。正念觀照身體現象時,心不再散亂,這時心中沒有貪、瞋或犯戒的念頭。心是清徹、純淨的。精進、念和定[3]塑造真正有教養的心。這是透過定而產生的戒行。若要享有這已受教養的心的利益,就必須認真且持續的修習。

內觀修行的主要利益,是見到事物的真實本質——見到一切存在的只是因緣而生的名色現象,是無常、苦、無我的。證得初果時,內觀達到極點,初果的證悟具有永遠去除某些煩惱的功能。這象徵僅存於佛法裡的「慧的教養」已經確立。

兩個條件對於達成這個神聖的目標有很大的幫助:恭敬聆聽老師的教導;以及認真將教導付諸實踐。[4]

「趁太陽大時晒乾草」
這是提醒你及時行事的好建議。舉例而言,若你一直流血,你必須立刻被帶到最近的醫院以挽救你的生命。如果晚一小時,你或許就會死去。

同樣地,趁還有時間的時候——也就是在你變得太老、病太重,或死亡之前——你必須修習正法。你必須在尚有老師,有機會的時候,趕快修行。如同年輕是受世俗教育最佳的時機,同樣地,人生的第一個時期最適合修行內觀,因為這時候人尚年輕、有活力且沒有任何責任。

~摘自 烏.班迪達
《念與禪修者》(43頁)
溫宗堃老師 中譯/提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