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9月1日 星期四

兩種我

印度教的典籍提到兩種我(atta):「命我」 (jīva-atta)與「究竟我」(parama-atta)。[101]兩種我中,人們以為究竟我可以創造、主宰、控制整個世界,能知每件事。它也被說為是無形、無相、無苦、無樂。命我則存在於每個個體生命,各有不同的尺寸。例如,螞蟻的我非常小,大象的我則很大。據說這種「我」能控制我們的感官以及見、聞、嗅、嚐、觸、彎、伸、轉身等動作。當眾生死亡時,身體滅亡,但是「我」會轉移到另一個身體。由於貪,人們設法讓「我」快樂。如此的邪見伴隨著愚痴的心。

注釋書說,有八種有貪心,兩種有瞋心,十二種愚痴心。但是,一次只能觀照一個心,不能同時觀照兩、三種心。這種觀照是心隨觀。

三種智
智可分三種:聞所成智(sutamaya-ñāṇa)、思所成智(cintāmaya-ñāṇa)、修所成智(bhāvanā-maya-ñāṇa)。前兩種智與心隨觀無關。要擁有修所成智,你必須修習毗婆舍那,在心識變得顯著時,加以觀察。這時,你才能覺察心識的真實本質。這是心隨觀(cittānupassanā)。

修所成智
禪修者應該了解abhiññāta的意思,[102]這個字由兩個部分構成:abhi(殊勝的智)和ñāta(所知的事)。在此,ñāta指究竟法,即屬世間法的身心現象,abhi指修所成智。例如,觀照腹部上下,你將了知其中身體現象的本質,如僵挺、緊、移動。這是殊勝智。如果你觀照站姿轉成坐姿,你會了知一連串想坐的動機(心),以及實際坐下的動作(身)。之後,你會了知它們之間的互動關修以及共同的性質(sāmañña-lakkhaṇa)(即無常、苦、無我)。如此,你一步一步地修習毗婆舍那,直到證得道、果。所有這些觀智皆是親證的殊勝智,勝過聞所成智、思所成智,甚至禪那智。

覺察有痴心、無痴心
當你發現、察覺心有貪或瞋時,立刻如實觀照。如果你未觀照生起的現象,你將不了解現象的真實本質。那時,你的心便與痴相應(sammohacitta)。當你能夠觀照當下剎那剎那生起的所緣時,你會了解它們的的真實本質。這時,你的心便遠離愚痴(vītamohacitta)。巴利佛典說:yasmiṃ yasmiṃ khaṇe yaṃ yaṃ cittaṃ pavattati taṃ taṃ sallakkhanto…,「無論何時,無論任何心生起,加以觀察」。[103]

修行成就的要素
如果你能夠觀照當下的目標,心將淨除貪、瞋、痴等不淨煩惱。這時,法雖然深奧,也會對你顯露.因為你的心已沒有敵對法(paṭipakkhavigamanena)。因此,為了擁有心的清淨,你必須正確地修行(sammā- paṭipatti),時時觀察當下的身心現象。要有正確的修行,你必須聆聽法談、指導(saddhammasavanādhīnā),然後懷著對佛陀與其教法的信心(satthari dhamme ca pasādāyattaṃ),將所學付諸實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