般若,是證悟一切法空的智慧,菩薩既具有般若智慧,則必然是證悟了一切法空性與無相的。但菩薩除了般若智慧之外,卻又必須具有菩提心、慈悲心,凡見到眾生的苦難則油然而生拔苦與樂之心。般若所指的境界乃是空,而慈悲則為有(見到一切眾生的苦惱)。照我們平常的想法,這二者之間應該是相互矛盾了;有此無彼,有彼無此。我們知道,空,便是無我,人空、法空、無人、無我、無眾生、無壽者相,而慈悲心卻是想到眾生的苦惱,心目中卻是有「人」。這樣,有了空、般若,便沒有了眾生,有了眾生的苦惱便沒有了空,那麼般若與慈悲要如何才能相應呢?是否有了智慧便沒有了慈悲,有慈悲便沒有智慧,或者同時能夠兼有慈悲與智慧二者呢?根據我們的眼睛與耳朵來說,眼睛是用來看東西,耳朵是用來聽聲音;能夠看東西的,便不能聽聲音,能聽聲音的,便不能看東西,那麼般若與慈悲二者,是不是也像這種情況呢?這兩個觀念又該如何才能配合得起來?這不但是個理論上的問題,也是菩薩心境上一個實際問題。
這個偈頌我先解釋一下問題的意思:解法無我已,也就是瞭解一切法無我,包括了法無我,人無我。經上常說到的無人,無我,無我法便是一切法的真理。慈心普徧世,把慈悲心普及於一切世間眾生,慈、悲、喜、捨四無量心,是要我們對一切眾生都具有慈悲心,能做得到多少,姑且不論,但首先將慈悲心徧一切,對一切眾生無不具有慈悲。當然這一點,在實行上只能由小而大,先對自己親人慈悲,而後才能慢慢擴大範圍到一切眾生身上。無我及與慈,是義云何等?無我與慈,這兩者要如何才能平等呢?也就是要如何才能相應呢?佛法中說到,菩薩智慧越高,慈悲就越大;並非是有了慈悲便沒有了智慧。假如只有慈悲,沒有智慧,則無異於凡夫;只有智慧,沒有慈悲,那麼這種智慧也就和小乘一樣了。所以菩薩應該是悲智一如;大乘法應該是慈悲與智慧平等的。那麼要如何才能使得慈悲與智慧平等呢?
(本文錄自《華雨集》第一冊‧一一三──一一九頁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