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12月28日 星期二

(五) 慈悲的長養

慈悲心,是人類所同有的,只是不能擴充,不能離開自私與狹隘的立場而已。由於自私,狹隘,與雜染混淆,所以被稱為情愛。古人詠虎詞說:「虎為百獸尊,誰敢觸其怒!唯有父子情,一步一回顧」。慈愛實為有情所共有的,殘忍的老虎,也還是如此。所以慈悲的修習,重在怎樣的擴充他,淨化他,不為狹隘自我情見所歪曲。所以慈悲的修習,稱為長養,如培養根孽,使他成長一樣。

據古代聖者的傳授,長養慈悲心,略有二大法門。

一、自他互易觀:淺顯些說:這是設身處地,假使自己是對方,而對方是自己,那應該怎樣?對於這一件事,應怎樣的處理?誰都知道,人是沒有不愛自己的,沒有不為自己盡心的。我如此,他人也是如此。如以自己的自愛而推度他人,設身處地的為他人著想,把他人看作自己去著想,慈悲的心情,自然會油然的生起來。《法句》說:「眾生皆畏死,無不懼刀杖,以己度他情,勿殺勿行杖」。這與儒家的恕道一致,但還只是擴充自我的情愛,雖能長養慈悲,而不能淨化完成。

二、親怨平等觀:除自愛而外,最親愛的,最關切的,沒有比自己的父母、夫妻、兒女了。最難以生起慈悲心的,再沒有比怨恨、仇敵了。為了長養慈悲心的容易修習,不妨從親而疏而怨,次第的擴充。一切人──眾生,可分為三類:親、中、怨。這三者,或還可以分成幾級。先對自己所親愛的家屬,知遇的朋友,觀察他的苦痛而想解除他,見他的沒有福樂而想給予他。修習到:親人的苦樂,如自己的苦樂一樣,深刻的印入自心,而時刻想使他離苦得樂。再推廣到中人,即與我無恩無怨的。仔細觀察,這實在都是於我有恩的;特別是無始以來,誰不是我的父母,師長?對於中人的苦樂,關切而生起慈心,悲心,修習到如對自己的恩人親愛的家人一樣。如能於中人而起慈悲心,即可擴大到怨敵。怨敵,雖一度為我的怨敵,或者現在還處於怨敵的地位,但過去不也曾對我有恩嗎?為什麼專門記著怨恨而忘記恩愛呢!而且,他的所以為怨為敵,不是眾生的生性非如此不可,而只是受了邪見的鼓弄,受了物欲的誘惑,為煩惱所驅迫而不得自在。眼見他為非作惡,愚昧無知,應該憐憫他,容恕他,救濟他,怎能因自己小小的怨害而瞋他恨他?而且,親與怨,也並無一定。如對於親人,不以正法,不以慈愛相感召,就會變成怨敵。對於怨敵,如能以正法的光明,慈悲的真情感召,便能化為親愛。那為什麼不對怨敵而起慈悲心,不為他設想而使離苦得樂呢!以種種的觀察,次第推廣,達到能於怨敵起慈悲心,即是怨親平等觀的成就,慈心普遍到一切,這才是佛法中的慈悲。慈悲,應長養他,擴充他;上面所說的法門,是最易生起慈悲的修法。

(本文錄自《妙雲集‧學佛三要》133~135頁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