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12月21日 星期二

(四) 慈悲心與慈悲行

慈悲,是佛法的根本,佛菩薩的心髓。菩薩的一舉手,一動足,無非慈悲的流露。一切的作為,都以慈悲為動力。所以說:菩薩以大悲而不得自在。為什麼不得自由自在?因為菩薩不以自己的願欲為行動的方針,而只是受著內在的慈悲心的驅使,以眾生的需要為方針。眾生而需要如此行,菩薩即不得不行;為眾生著想而需要停止,菩薩即不能不止。菩薩的捨己利他,都由於此,決非精於為自己的利益打算,而是完全的忘己為他。

菩薩的慈悲心,分別為慈,悲,喜,捨──四心。慈,是以利益安樂、世出世間的利益,給予眾生。悲,是拔濟眾生的苦難,解除眾生的生死根本。喜,是見眾生的離苦得樂而歡喜,眾生的歡悅,如自己的一樣。捨,是怨親平等,不憶念眾生對於自己的恩怨而分別愛惡。「與樂」,「拔苦」,為慈悲的主要內容。然如嫉妒成性,見他人的福樂而心裡難過;或者仇恨在心,或者私情過重,不是愛這個,便是惡那個,這決不能引發無私的平等的慈悲。所以菩薩不但要有慈悲心,而且要有喜捨心。慈悲喜捨的總和,才能成為真正的菩薩心。

不過,但有悲心是不夠的,非有悲行不可。換言之,菩薩要從實際的事行中,去充實慈悲的內容,而不只是想想而已。充實慈悲心的事行,名利他行,大綱是:布施,愛語,利行,同事──四攝。布施,或是經濟的施與,或是勞力,甚至生命的犧牲,稱為財施。從思想去啟導,以正法來開示,就是一言一句,能使眾生從心地中離惡向善,都稱為法施。如眾生心有憂惱,或處於惡劣的環境,失望苦痛萬分,菩薩以正法來開導他,以方便力來護助他,使眾生從憂怖苦惱中出來,這是無畏施。布施有此三大類,可以統攝一切利他行,如離了布施,即沒有慈悲的意義了!然而實現利他行,還要有愛語,利行,同事。愛語,是親愛的語言。或是和顏的善語,或是苦切的呵責語,都從慈悲心流出,使對方感覺到善意,能甘心悅意的接受。否則,如對貧窮或急難者,以輕蔑,傲慢,調笑的語調去布施他,有自尊心的,都會拒絕接受施與。或者勉強接受,而內心引起反感。又如對人對事的評論,如為善意的,有建設性的,容易使人接受而改善。不然,即使說得千真萬確,在對方的反感下,也會引起誤會與糾紛的。利行,以現代語來說,即是福利事業。從公共的、大眾的福利著想,去施設慈濟的事業。同事,是與大眾同甘苦。在工作方面,享受方面,都應一般化,與大家一樣,這是最能感動人的。菩薩要慈悲利他,不能不講求方法。愛語,利行,同事,就是使布施成為有效的,能達到真能利益眾生的方法。這四者,是慈濟眾生、和合眾生的基本,為領導者(攝)應有的德行。菩薩「為尊為導」,但不是為了領導的權威,是為了慈濟眾生,知道非如此不能攝受眾生,不能完成利益人類的目的。從慈悲心發為布施等行,為菩薩所必備的。菩薩的領導,並不限於政治,在任何階層,不同職業中,有慈悲心行的菩薩,總是起著領導作用。如維摩詰居士,他在一切人中,「一切中尊」。

〈本文錄自《妙雲集‧學佛三要》130~133頁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