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8月13日 星期五

學佛三要

信願•慈悲•智慧

依人間善法而進修菩薩行,依一切大乘經論,特拈出三字為中心

信──願•精進
智──定•方便
悲──施•戒•忍

信為修學佛法的第一要著,沒有信,一切佛法的功德不生。如樹木的有根才能生長,無根卽不能生長一樣。智是解脫生死的根本,斷煩惱,悟真理,都是非智慧不可。小乘法重視這信與智,而大乘法門,格外重視慈悲。因為菩薩行以利濟眾生為先,如悲心不夠,大乘功德是不會成就的,可能會墮落小乘。

經上說:「信為欲依,欲為勤依」。有了堅固的信心,卽會有強烈的願欲,也一定有實行善法的精進。這三者是相關聯的,而根本是信心。如有人說某某法門最好,非此不了生死(如認為此外也有可以了生死的,那不行就不一定是不信),但並沒有真實修持,這證明他並無信心,因為他沒有起願欲,發精進。如人生了重病,病到臨近死亡邊緣,聽說什麼藥可以治,如病人真有信心,那他會不惜一切以求得此藥的。如不求不服,那他對此藥是並無信心的。所以願與精進,依信心為基礎,可說有信卽有願有勤行,無信卽無願無勤行的。智慧,可以攝定,深智是離不了定的。依定修慧,定是慧的基礎。有了智慧,一切善巧方便,都逐漸成就了。悲,是利他的動力。如損己利人的布施,節己和眾的持戒,制己恕他的安忍,都是悲心的表現。依人乘行而學菩薩道,此三法卽攝得六度四攝一切法門。啟發信心,引生智慧,長養慈悲,實在是大乘道的根本法信是信三寶,信四諦,凡是能增長信心的事情和言教,應多多去學習。依大乘經論所說,初學大乘法,首先要起發信心。這如念佛(菩薩),禮佛(菩薩),讚佛(菩薩),隨喜,供養,懺悔,勸請等,都是攝導初學,長養信心的善巧方便。見賢思齊,為人類向上的攝引力。孔子服膺西周的政治,時刻在念,連夢裡都常見周公。學佛的要成佛作祖,當然要時時恭敬禮念諸佛菩薩,念佛、念法、念僧。能時時繫念三寶,學佛成佛的信心,自然會成就。佛弟子在夢中定中,見佛見菩薩,也就是信心深固的明證。同時,有真實信心的,一定是了解佛法的。了解佛法,才會確信非佛法不能利濟自他。有悲心,大乘信才得堅固,這是依人法而修菩薩所必要的。如有悲與慧為助緣,信心培養得深厚堅固了,就能生起堅強的願力,不問如何艱難,一定要學佛法,也一定要護持佛教。孔子說:「民無信不立」,世事尚要依信心而成就,何況修學卽世間而出世間的佛法?為了自悟悟他,非學智慧不可。對於經論的義理,非要理解個透徹。但是慧學的閱讀經論,聽聞開示,只是慧學的資糧。主要是於佛法起正知見,了解佛法的真了義,依著進一步的思惟修習,引發甚深的智慧。這是為了學佛,不是為了作一佛教的學者。說到悲心,本來什麼人都有一點。如儒家的仁,耶教的愛,只是不夠廣大,不夠清淨。

佛法的四無量心──慈、悲、喜、捨,就是要擴充此心到無量無邊,普被一切。初發大乘菩提心的,可從淺近處做起,時常想起眾生的苦處,激發自己的悲心。儒家有:「見其生不忍見其死,聞其聲不忍食其肉」,是從惻隱心中流出。大乘法制斷肉食,徹底得多,但也是為了長養慈悲心種。由此養成悲憫眾生的同情,才能發揚廣大,實踐救濟眾生的事業。總之,如能著重啟發信心,引生正智,長養慈悲,大乘聖胎也就漸漸具足,從凡入聖了!

•信──莊嚴淨土
•智──清淨身心
•悲──成熟有情

信、智、悲三法,如學習成就,就是菩薩事業的主要內容。信(願)能莊嚴淨土,這或是往生他方淨土,或是莊嚴創造淨土,如法藏比丘。這都是由於深信佛身佛土功德,發願積集功德而成。智能清淨身心,悟真理時,斷一切煩惱。得了正智,自然能身口意三業清淨,舉措如法。悲能成熟有情,卽是實施救濟事業。菩薩的方便攝化,或以衣食等物質來救濟;或在政治上,施行良好政治,使人類享受豐富自由的幸福。十善以上菩薩,每現國王身,如大乘經所說的十王大業。但菩薩的救度有情,重在激發人類向上的善心,循正道而向樂果。所以如有人天善根的,就以人天法來化導他。如有二乘善根的,以二乘法來度脫他。有佛種性的,就以大乘法來攝化,使他學菩薩行,趨向佛果。這些,都是菩薩悲心悲行所成就。菩薩道的三大事,就從起信心,生正智,長大悲的三德中來。所以,由人菩薩而發心的大乘,應把握這三者為修持心要,要緊是平衡的發展。切勿偏於信願,偏於智證,或者偏於慈善心行,做點慈善事業,就自以為菩薩行。真正的菩薩道,此三德是不可偏廢的!

(本文錄自《妙雲集•佛在人間》122~126頁)